在瑞士洛桑理工学院的实验室里,一个巨大的超级计算机正在模拟老鼠大脑的神经网络工作着,它被称作“蓝脑”。科学家们期望,这个超级计算机有一天可以模拟人脑,从而达到研究和治疗两种疾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和帕金森氏症的目的。
洛桑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亨利·马卡兰期待着2015年实现这个计划。然而,有一些科学家却对此持怀疑的态度,毕竟大脑是个结构复杂、充满秘密的生命器官,完全模拟出来似乎还不现实。
这个被称作“蓝脑”的超级计算机是空前的大机器,由1万个电脑芯片组成,它们扮演着一个一个神经元的角色,模仿真正大脑的工作。屏幕上,电流在“神经网络”中一闪一闪地通过,那是“神经细胞”开始工作了,传出“吧嗒吧嗒”的轻柔音调。
目前,“蓝脑”记录了一些年轻老鼠大脑皮层的部分工作状态,复制这些细胞活动的过程非常复杂。神经元的连接就像树状的分叉结构,神经细胞一群一群的开始发出音调,然后慢慢地找到共同的节奏。
研究带头人生物学家马卡兰说:“这些都完全是它们自己在工作,是本能的。”
马卡兰和他的35名同伴在洛桑理工学院不断维护和更新着这个模拟大脑的运转。现在它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计算机,但是马卡兰相信不久之后它就会不够用了,因为他们需要建造更大的计算机来制造电子思想机器——那是一个终极复制人脑的机器。他们已经画好了蓝图,并将他们的论文发表在了《自然》杂志上。
马卡兰介绍说,计划将分为几个阶段进行:2008年先用啮齿动物做实验,2011年后将试图组装一个猫的大脑,在2015年正式组装人类大脑之前可能还会制造猕猴的大脑。
实现这一设想的花费也是巨大的,从2008年计划开始到2015年结束,至少需要数十亿个神经元和上万亿个神经突触,其中光是记录所有人脑的信息就需要刻录1亿张DVD光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