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谷报道:细胞毒杀性T淋巴细胞(CTLs)是免疫系统的一种成分,它在免疫系统识别和杀死被艾滋病病毒(HIV)或猴免疫缺损病毒(SIV)感染的细胞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些病毒通过变异让CTLs无法识别它们,从而得以逃脱免疫系统的探测。为了认识疫苗的有效性,一个重要的问题是要弄清这些发生变异的病毒是否具有持久性以及它们如何具有持久性。在3月份出版的《自然―免疫学》上,科学家们发现这些名为“病毒逃脱变异”的变异病毒能够感染其它猴子,而且因为CTLs所施加的免疫压力,这些变异病毒在被感染宿主体内具有持久性。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Barouch和同事分离出了SIV的逃脱变异菌株,并用它们来感染具有相同组织型的猴子。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变异的病毒不太可能“突然发作”,但它们不仅引发了疾病,而且还在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相匹配的猴子体内长久地存在。矛盾的现象是,这些变异病毒的持久性是因为CTLs在这些猴子体内的反应。SIV的变异能够又变回原来的样子,更适合于被转移到MHC相匹配的猴子体内。这种变化让CTLs能够探测出这些病毒,但是这种识别能力又迫使病毒发生变异,这样SIV又再次逃脱了免疫系统。因为人群的多样性越多,识别出不同变异的病毒的机会就越大,因此新研究表明,在组织型变化受限制的人群中,HIV-1的逃离变异会以更快的速度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