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艾滋病毒和其它逆转录病毒侵入人体时,会与防御系统进行激烈的“斗争”。体内的主要抗艾滋病蛋白--APOBEC蛋白家族通过改变病毒的遗传信息来达到对抗病毒的作用。
??然而,并不是每个家族成员蛋白都起着这样的作用,其中APOBEC3A或A3A,在APOBEC家族蛋白对抗艾滋病毒时是不参与的。萨克生物研究学院的科学家们发现,对抗病毒时的逃逸者--A3A,主要参与专攻另外两种不同的入侵者:跳跃基因以及腺相关病毒。前者是人类基因组中可以从一个部位跳到另外一个位置的基因片断,后者是从HIV分化而来的一种无害病毒。研究人员在《当今生物学》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的发现。
??“人们一直认为这种特殊的家族蛋白成员不值得关注,因为它似乎不参与任何作用过程。但是,当我们在正确的地方观察时,它却表现出非常有效的作用。” 萨克生物研究学院感染疾病实验室的教授Nathaniel Landau博士说。
??Weitzman博士一直在利用腺相关病毒研究病毒-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说:“一般地,我们还不能够给以前没有功能的APOBEC家族蛋白指定一个新的功能。我们考察了体内天然抗病毒系统对不同种类病毒的作用效果。这提示我们,APOBEC蛋白家族的不同成员可能参于对付不同类型的入侵物质。”
??为了对付病毒,APOBEC蛋白家族成员通常对病毒携带的遗传信息进行编辑,造成大量的突变和错误,使病毒不能够再发挥作用。为了做到这一点,APOBEC蛋白从细胞因子那里除去一个重要的化学基团,将病毒的基因信息打乱。
??在整个进化过程中,细胞自身必需对付病毒和跳跃基因的破坏,任何一方都可能赢得胜利。目前来看,移动性的遗传元件很多都是不活跃的,因为他们在几百万年前就已经侵入到人类基因组内了,它们以及成为每个人体内基因的部分遗传密码,大约占我们基因总数的45%以上。“在艾滋病毒感染情况下,病毒赢得了胜利,如果不控制的话,它将在人群中广泛传播,直到人类产生可以抵抗它的能力。” Landau博士说。
??小的腺相关病毒在大的腺病毒的帮助下进行复制,但对人体无害。“我们认为类似腺相关病毒的致病性病原物可能是3A的真正靶点,” Weitzman博士说。“其中一个候选者可能是B19细小病毒,它能感染红细胞并导致儿童红斑感染。”
??与其它APOBEC蛋白家族成员不同的是,A3A对艾滋病毒和其它逆转录病毒没有作用。“其中一个解释是,3A可能在细胞核内起作用,而艾滋病毒分子复制发生于核外的胞质中,腺相关病毒的复制则在核内。” Landau博士推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