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故障现象
本院于1997年引进安装了PHILIPS D93 500mA X线机1台。启用至今性能稳定、运行良好。最近出现了启动异常,故障现象为:开机启动,设备开始自检,当程序运行约10s.操作台便报出错误信息EⅡl96,出现报错的同时,整机陷入停止状态。
2 故障检查
设备开机能启动并进行自检,说明总电源供给正常。当程序自检一段时间后才报出错误信息,初步考虑软件工作应该正常。程序运行中自报Err196,据厂商提供的说明书查阅为送片装置故障。因此,应首先从送片装置着手排除故障。
2.1 检查送片车的电磁刹车器Y5打开送片装置上面和侧面的防护板.松开皮带,拆开电磁线圈引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能测出数十欧姆阻值,未发现断路或短路现象。按照说明书打开机械柜将A4电路板上的Y2用跳线短路后,电磁刹车可听到明显的开合响声.用手轻拨送片装置转动灵活,可见电磁释放正常。
2-2 检查送片装置回路触点
按照相关电路图, 首先检查S13、S14、S15几个触点。用数字万用表分别测量常开触点、常闭触点,动作到位,其开合状态均良好,未发现某触点接触不良或有卡死不灵活的现象。考虑到可能有其它回路触点接触不良,参照说明书将机械柜中的短路开关“Sl”用手动闭合后.启动X线机,故障依旧。因此推断此故障与回路各保护触点无关。
2.3 检查送片装置车内电机M15
拆开引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未发现短路或断路现象。电动机和它所附带的位置反馈电位器P12、P13、Pl4引线焊点牢固.经数字万用表检测,抽头端阻值成线性变化,且滑动灵活,未发现接触不良。
2.4 检查控制M13的A8与A4电路板顺着电机引线。检查X47、X36两插头接触良好,无开焊断线,接触不良等现象。找出控制M13正常工作的A8板,测量F1、F2、F5三路保险完好无损。接通电源开机启动,测得A8板、A4板为+24V电压均正常.220V交流电压正常,但发现当发生故障提示的瞬间为M13提供电压的K11M首先释放。顺藤摸瓜。从相关电路图可知,K11M的控制,除了与S13、S14、S15有关系外,主要受K136的控制,而K136受主控板A3指令的控制。检查主控
制板测试点±24,+12,+5V,其工作电压均正常.说明主控制板A3硬件没有问题。
3 分析检修
大型医疗设备在运行一定年限后,有些零部件便开始老化.有些机械装置已失去稳定性能。像X线机这样的设备工作量大,各部件运动频繁,天长日久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此次故障究其原因可能是送片装置的编码器输出不良所致。
因为只有编码器无信号输出时,送片装置的运动才会失去方向性,位置传感器探测不到送片装置的准确位置。所以中心微处理器得不到送片装置的有效参数,无法从0位开始计算,便发出指令,立即中断了控制送片装置的继电器Kl1M供电。使其停止工作.于是便出现了开机启动自检程序运行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机,报错“Errl96”的现象。
综合分析,初步判断故障可能与控制送片装置的编码器有关。于是松开皮带.将M13电机固定位置做好标记后拆下,小心打开编码器外壳,使其内部电路板与各元器件充分暴露,外加24V直流电压,用指针式万用表分别检测编码器的输出,结果发现A端无输出.B端有输出,检测元件无异常。仔细观察电路板发现A输出端有短路。疑是造成输出不良之诱因.进行有效处理后,A端恢复输出。将电机装配原位,挂上皮带,开机启动,一切正常,故障排除。
此类故障虽不算严重问题,但排除起来非常困难。若请商家修理需更换电机与编码器全套。总费用约10万元左右。然而维修人员只要认真细致地分析处理.便可以节省这笔经费。为医院提升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