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硬化症(MS)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全世界患者约有100万人,迄今这一疾病还无法治愈。新研究发现一种能够侵染5000万年前灵长类祖先的古老病毒可能与造成多发性硬化症的神经系统损伤有关。这种病毒DNA的一个片断(现在已经整合进人类基因组)能够刺激患类似MS的小鼠大脑中破坏性化合物的产生。这些研究的报告发表在十月份的Nature Neuroscience上。
对于多发性硬化症的病因有两种假说:病毒感染假说和自家免疫反应假说。但是自家免疫反应假说缺乏证据。有研究者指出已经发现有许多种感染性物质都与多发性硬化症有关。
新的研究表明造成这种疾病的罪魁祸首可能已经藏进了人类DNA中。在人类的基因组中,大约有8%是由在进化过程中整合进基因组中的病毒片断构成。但是大部分的这种古病毒不再有什么功能了。但是HERVs-W(人类内源性反转录病毒W)则是个例外,这种病毒携带制造syncytin蛋白的指令,而这种蛋白是胎盘形成的关键成分。但是这种病毒可能也有副作用。
研究过程中,卡尔加里大学的Christopher Power领导的研究组发现16个患MS的尸体的大脑的synctin水平比对照高三倍,这意味着这种蛋白可能是影响这种疾病的一个因素。研究人员用培养的人类大脑细胞进行实验时发现syncytin的过量生产能够导致自由基的释放。并且,研究人员能够通过给MS小鼠喂食抗过氧化剂来防止这种损伤的发生。但是,研究人员仍然不能确定造成syncytin过量生产的根本原因。
这项研究为研究外源DNA如何影响人类疾病开辟了道路。而且,这项研究将促进用抗生素治疗MS的新疗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