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拟杆菌的体表可覆盖源自肠道细胞的糖类,以免被其发现。(图片提供: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V.R.Dowell,Jr.)
人体肠道中充斥着数十亿个细菌,它们能够躲过免疫系统的探查。一项新的研究表明,这些细菌能利用从宿主细胞那里攫取的糖衣隐藏自己。这项发现将协助研究人员弄清宿主区分敌我的途径。
细菌在肠道寄居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然而它们如何与宿主保持亲密关系仍是个不解之谜。一个长期流行的理论认为,细菌采用了“分子模仿”的方法,使自身表面的蛋白质和糖类与宿主细胞类似。
脆弱拟杆菌是结肠内的一种常见细菌,表面覆盖着多种复杂的糖类,其中一部分由简单的L-岩藻糖组成。这种细菌能自己制造L-岩藻糖,也能从肠道细胞处获取。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细菌用这种肠内糖类保护自己,还是仅仅把它当作能源。
为了弄清这点,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的微生物学家Laurie Comstock除去了脆弱拟杆菌制造L-岩藻糖的基因。令他们惊讶的是,细菌仍能产生全部常见的表面糖类。他们还发现,这种细菌拥有一条所谓的救援通路,能使它们利用环境中获取的L-岩藻糖合成复杂糖类——人们曾认为这条通路仅存在于哺乳动物体内。不过Comstock小组在3月18日的《科学》杂志上报告说,显然该糖是必需的。正常的脆弱拟杆菌能轻易战胜无法制造和清除L-岩藻糖的突变菌株。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遗传学家Jian Xu表示,这项研究为人们弄清肠道细菌的自我伪装带来了希望。不过他也提醒说,这些糖类究竟是如何帮助细菌逃避免疫系统的仍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