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免疫学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一种细菌能在免疫系统其中的细胞内生存。研究结果令科学家更加相信,这些免疫系统细胞,亦即称为嗜中性细胞的白血球,指令着我们的免疫系统是容许还是阻止细菌感染。研究由美国过敏症及传播性疾病研究院的Frank R Deleo博士及Minnesota大学的Dori L Borjesson博士进行。
在研究中,科学家分析健康损血者的嗜中性细胞,如何对一种经蜱传染的、会在人、狗、马、牛身上引致粒细胞微粒孢子虫病的细菌A. phagocytophilum作出反应。A. phagocytophilum细菌是经一种传播莱姆病的蜱传播,于1996年首次在人类身上发现。人类粒细胞微粒孢子虫病(HGA)越来越普遍,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及东岸一带时有发生,患者会有发烧、肌肉痛及恶心等症状。在2003年,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共录得362宗感染个案。
嗜中性细胞占人体白血球的60%,是人类免疫系统中最大的细胞组成部份,数量以亿计。一般来说,嗜中性细胞会吸取有害细菌,然后产生包括像漂白物质次氯酸钙的有毒分子将细胞杀死。杀死有害细菌后,所涉的嗜中性细胞会进行一个称为凋亡的自我毁灭程序。近期的研究显示,凋亡程序对解决人类感染问题相当重要,不过,在今次的研究发现,A. phagocytophilum可以在人类的嗜中性细胞中延迟凋亡的程序,令部份细菌能够复制,引致感染。
Deleo博士表示,A. phagocytophilum与另一种细菌病原体S. aureus不同。S. aureus是一种越来越能够抵抗抗生素的细菌,一般出现在健康人士的皮肤及鼻子内,通常只会引致丘疹或疮等皮肤感染,但亦会引致致命的血液感染或手术伤口感染等。在今次的研究中,研究小组比较嗜中性细胞对A. phagocytophilum与S.aureus所作出的反应的分别。研究员利用微阵技术比较14,000个人类基因,发现嗜中性细胞对A. phagocytophilum与S. aureus的反应有所不同,因而令HGA病原体得以生存。
Deleo博士说,研究显示了细菌如何阻延嗜中性细胞的凋亡程序,下一步便是要找出感染后会延长细胞生命的分子,而现时所得的资料可以让研究员发展治疗及预防细菌感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