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新研究发现,通常用于降低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statins)还可以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它们可能替代病毒唑(抗病毒药)与干扰素联合的疗法使用来治疗丙肝。这项研究发表于7月的Hepatology期刊中。
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人受到丙肝病毒(HCV)的感染。丙肝的标准疗法是干扰素加病毒唑(ribavirin),但是这种疗法只对55%的患者有效。剩下45%的患者面临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的威胁。
在之前的研究中,日本冈山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种叫做lovastatin的抑制素类药物(statin),可以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在这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检测了其他抑制素类药物,希望获得更有效的抗丙肝病毒药物。
利用OR6细胞系分析系统,研究人员评估了五种抑制素类药物的抗丙肝病毒活性,这些药物分别为阿伐他汀(atorvastatin)、氟伐地汀(fluvastatin)、洛伐它丁(lovastatin)、帕伐他丁(pravastatin)和辛伐他汀(simvastatin)。当单独检测statins药物时,除了pravastatin的所有药物都能抑制丙肝病毒的复制,其中Fluvastatin的效果最强。Atorvastatin和simvastatin的效果中等,而lovastatin的效果则较弱。虽然pravastatin并未表现出抗丙肝病毒的活性,但是它却能充当HMG-CoA还原酶的抑制剂,这表示其他statins类药物的抗丙肝病毒活性,并不是经由直接抑制HMG-CoA而来。
此外研究人员还确定statins的抗丙肝病毒活性与细胞毒素杀作用无关,所以它们不会杀死寄主细胞。
此外,研究人员还检测了每种statins与干扰素联合使用时的抗丙肝病毒效果。结果证实除了pravastatin的组合外,其他每种与干扰素的组合的抗病毒活性,都要比单独使用statin时更高。而且,fluvastatin加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最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