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高等工业科技研究院和东京农工大学的科学家利用附有原子力显微镜(AFM)的纳米探针观察活细胞的核子。研究人员认为,他们可以使用纳米探针用于分子传输,如:核酸、蛋白质或其他与核子有关的化学物质,甚至将来有望实施细胞手术。
标准的AFM探针有3微米长,用来测试细胞并不合适。因此科学家用焦聚离子束对AFM的探针进行改造。研究人员Chikashi Nakamura说:“我们花费了很长时间寻找适合插入分子的探针材料。最后,我们将AFM探针做成只有100纳米,是有史以来最小的针。”
该探针直径为200-300纳米,长6-8微米。有圆柱形和圆锥形两种形状。研究人员利用四面体的纳米探针来测试人类胚肾细胞,他们用荧光染料涂在针表面,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法(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y)来检查探针所在的位置。
实验表明纳米探针能够透过细胞膜和核膜,到达细胞核。这是人类首次将固体物质插入活细胞核子中,并能测量出精确的位置。
纳米探针技术有很多优点:能精确测出探针位置;通过测量力的大小可以估算出探针所在位置;可以用更细的探针测量细胞。现在研究小组正尝试转移核算核酸、蛋白质及相关化学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