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心脏病患者日后或无需再苦等有心人捐出心脏作移植之用。港大医学院专家早前成功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培育出全球首个人工制造的人类心脏细胞,并发现利用选择性堵塞「离子通道」,可控制干细胞移植后发展成肿瘤的可能。专家指这类干细胞不会与身体互相排斥,日后应可取代传统的器官移植。\大公报记者 邓晓涛
在所有从骨髓抽取的人类干细胞中,人类胚胎干细胞是唯一可以分化成身体上不同种类细胞,当中包括脑细胞和心脏细胞等高度分化、并缺乏再生能力的细胞。人类胚胎干细胞的另一特点,是可以不断再生,但仍能维持分化成不同种类细胞的能力。因此,干细胞可以无限量地提供细胞组织,作移植和其它治疗用途,长远而言,有机会解决器官捐赠者不足的问题。
不过,以人类胚胎干细胞作治疗的一个主要难题,是植入人体的干细胞的分化有可能受部分极少数未能成功分化的干细胞影响,发展成肿瘤,即癌细胞。港大医学院专家早前首次在人类胚胎干细胞中发现数个种类的「离子通道」,如能透过选择性堵塞离子通道,就可控制干细胞的分化与繁殖,排除移植细胞发展成肿瘤的可能。
考虑建立干细胞库
负责研究的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副教授李登伟指出,研究小组较早前已成功利用人类胚胎干细胞,以基因工程方法培育出世界第一个人工制造的人类心脏细胞,意味该种技术原则是可以无限量地制造健康、已分化的细胞,移植到受损器官。
李登伟表示,今次「离子通道」的发现,令专家可透过在移植细胞上加上这个调节功能,防止肿瘤的出现。同时,由于人类胚胎干细胞没有生命力,不会与身体造成排斥,故可以取代器官移植手术。
香港大学医学院内科学系副教授谢鸿发补充,人类身体的器官一旦受损,就无法修复。以心脏病为例,香港每年有三千至四千个心脏疾病新症,但不足十人可以进行心脏移植手术,可见社会对移植器官的需求甚殷。但人类胚胎干细胞可以分化成身体上不同种类的细胞,如脑、心脏、胰脏细胞等,解决移植器官不足的问题,「同时通过电流控制细胞运作,如分裂等,令干细胞不会变成肿瘤,变成我们喜欢的细胞。」
谢鸿发预期,未来五至十年间,便可以培育出其它身体器官细胞,应用于人体,长远更可建立「干细胞库」,「有一套心脏细胞、一套胰脏细胞,以便一旦有需要移植时,可即时拿出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