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卫报》消息,我们也许会发现周围一些人极容易发怒,而还有些人却能忍让,真可谓是“转过另一边脸来让人打”,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呢?最近美国马里兰州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一项研究才揭开了谜底:人类的好斗行为与基因有关。
研究者发现,一些人由于遗传到了某些基因,这些基因就极容易使他们具有暴力和进攻性。但是研究者也指出,如果这些人在童年的时候被大人忽视或者遭到虐待,那么遗传到的“坏行为的基因”就容易被激活。研究者还表示人类的行为最终是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而决定的。
这项研究结果使得人们筛选那些由于基因突变而可能在长大后可具有攻击行为的婴儿的行为变为可能。科学家也可以发明出良药以降低青少年实施暴力的行为。尽管这项研究是在猴子身上展开的,但是其结果与先前在人类基因与好斗行为之间的研究结果很相似。
美国马里兰州国立儿童健康与人类发育研究所的斯蒂芬·芬兰博士是这一研究项目的带头人,他们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猕猴的好斗行为与基因的关系上。研究对象为在野外的以及捕获的猕猴,它们中大约有5% 都具有极端的暴力倾向,研究者在强壮的公猕猴之间挑起战争,将一桩桩开玩笑的打斗发展成了兄弟之间的大屠杀。芬兰博士将这些猴子分成两组,一组在出生后就将他们与其母亲分开,他们与其他猴子一块长大,而另一组是在父母身边成长。然后研究者寻找一种被称为“5HTT”的与冲动的暴力行为有关基因,这种基因与大脑运作以及与含于血液中的复合胺有联系,这种复合胺能够使传递给人类“感觉良好”的信息。
“5HTT”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短”的基因变异,它可以导致血液中复合胺含量低,而另一种就是“长”的基因变异,它可以使复合胺含量高。从猕猴身上的实验可以看出,那些有“短”基因变异的而且是从小就与母亲分开的猴子,其暴力倾向特别明显。但是与那些从小就呆在母亲身边的猕猴比较,即使有“短”基因变异,它们的行为却没有受到影响。
对此,芬兰博士解释说:“妈妈的角色起了个缓冲作用,这就是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不考虑它们是否与母亲分开,那些有“长”基因变异的猕猴相对表现得要平静许多。这一研究成果也使人们认识到了良好的教育会中“坏”基因的影响,也能帮助解释为什么一些孩子即使身体受到过重大的伤害但是还能长成为快乐、正常的人。
芬博士的这项研究也反映出了2002年伦敦国王学院研究者的一项成果。研究者发现那些在被虐待过的孩子身上常常有与社会格格不入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与另外一种称为单胺氧化酶A或者是MAOA的基因有密切关系。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唐纳德·普法夫教授也在动物身上组织过类似的实验,他认为目前的这些研究还远远不够,因为他指出为什么孩子从小被忽视以及在童年时候遭到虐待会激活运输复合胺的基因以及大脑中复合胺含量低等这些问题都还是个谜。
人类的基因遗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人是消极、愤世嫉俗的看待世界还是平静的对待周围的一切。
研究者们已经证实,一些人由于遗传基因的作用,天生具有较强的进攻性和暴力倾向。
但是,科学家们补充说,这种导致恶劣行为的基因并不是绝对会表现出来,只有当一个人幼年时被虐待或冷落,这种基因才可能不被激活。
这一结论证明,原来人们所认为的基因决定人的性格是一种过分简单的说法。研究者们说,人的行为事实上是一种复杂的反应,它由基因和所处的环境共同决定。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过滤掉有可能导致人变得充满攻击性的基因,科学家们也可以使用药物来降低青少年的暴力冲动,但这些都不能彻底根治一些人的强烈暴力倾向。
关于这一课题的实验由Steven Suomi主持,他是马里兰国立儿童健康和人类发展研究所的博士,他所领导的这项实验旨在发现进攻性的行为、基因、和亲情的抚育对恒河猴的影响。
在野外捕捉的这些猴子中,5%到10%的猴子尤其具有攻击性。它们与最强壮的雄性猴挑起战争,而且将与兄弟姐妹之间的打闹嬉戏变为屠杀。
Suomi将进行实验的猴子分为两组,一组猴子刚出生就被剥夺了母爱,由兄弟姐妹们照料。另一组由母亲抚育。
然后,科学家们开始寻找与暴力行为有关的叫做5HTT的基因。
导致短期破坏行为的5HTT基因对于从小受到母亲关爱的猴子来说几乎没有任何影响,Suomi说,“一个好母亲对这种坏基因显然具有抵制作用。动物的最终行为是由基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长期暴力倾向的猴子在母爱的关怀下,长大之后不管是否离开母亲都显得很平静,不易冲动。
这一实验结果再次显示了好的父母对坏基因的抵制作用。这也能够说明为什么有的孩子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肉体创伤之后仍然能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适应能力、乐观、正常的成年人。
Suomi说:“我们所作的实验是以猴子为对象的,当然,这一结果是否在人类当中也绝对适用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明。但是,所有的动物体行为都是由先天和后天两种因素决定的,也就是说,父母给我们的基因与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最终决定了我们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