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体制、机制等因素,仅从学术水平看,中国的医生往往并没有把自己的临床研究当作是一门科学来对待。”近日,在亚太地区第一个由学术界和工业界联手建立的血液及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教育中心成立仪式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陈竺院士“把脉”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相对滞后的几大“征候”,并提出要从加强临床研究的标准化和培养医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根本问题入手进行改进。
陈竺说,中国的临床研究结果拿到国际上去,往往被人“一攻就倒”,这主要基于三点:一是中国的医生往往没有把临床医学研究当作一门严谨的科学来对待,而看做是对医学知识的一种具体应用,较少对科学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培养;二是我国的临床研究比较重视大的概念,而缺乏对具体问题的分析,尤其缺乏“定量”分析,如不设对照组,病例也达不到应有的数量。三是缺乏严谨性,如缺乏对每一个临床指标的定时、定量的记录,对副作用的记录等,最后拿出来的东西“语焉不详”,不能令国际同行信服。
目前国际上对临床研究的标准化要求正日益提高,而临床研究标准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训练有素的临床医生。为此,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上海交大附属瑞金医院与诺华制药肿瘤事业部亚太总部合作建立学术性教育机构——“亚太血液及肿瘤基础和临床研究教育中心”,主要聘请国际著名的临床研究专家来中国,并在教学互动中酝酿出国际合作大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