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生物专家Harry Noller花费了近30年有关核糖体的调控机制与过程,目前其研究团队建构核糖体一个原子接一个原子(atom-by-atom)的微结构,呈现前所未见的蛋白翻译合成微细步骤,以及核糖体本身的蛋白结构变化。这一研究成果将于公布于九月底的《Cell》杂志上。
蛋白质合成是细胞将DNA所带的遗传信息转录成信使RNA(messenger RNA)后,一个一个由核糖体(ribosome)协助拼装完成的过程。核糖体是一种由蛋白和RNA分子组成的复杂“分子工厂”,在蛋白翻译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Noller等研究人员获得的图像不仅显示了核糖体的整个结构,而且还有核糖体上携带的mRNA和两个全长的tRNA。“这种方式能够以最直接的影像呈现蛋白合成步骤,”Noller博士表示。在利用X光绕射结晶学的方式后,他们成功的解开核糖体的结构。“我们最新的结果证实了核糖体的RNA是执行其功能的核心关键。”
接下来研究人员将继续研究核糖体在移动时后的结构状态,以便更深入的了解核糖体在不同时期下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