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从温州医学院获悉,目前乱用抗生素药物是致聋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有的人用了一次抗生素也致聋,其主要是人体正常的遗传基因发生了突变,这些人乃至他整个家族也不能用抗生素,温州医学院在世界上率先对聋病患者进行基因检测,对其家族进行干预,目前,已对全省范围聋哑学校的1400多名学生进行了基因检测,并在全国推广,这项工作使全国100万人受益,防范聋病的发生。
温州医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管敏鑫教授说,有一种聋病是药物性耳聋,那是人体正常的遗传基因发生了突变并使用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耳毒性药物所引起的,如果使用这类药物,不仅会耳聋,甚至可能迅速死亡。
温州医学院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目前正在面向社会免费对患有聋病的家族进行基因检测。在对全省范围聋哑学校的1400多名学生的基因检测,发现有5%%的聋哑学生带有易感的突变基因,也是说5%%耳聋患者与线粒体病变有关,这些耳聋患者和其家族人员都不能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或耳毒性药物。基因检测后,医生便通知该患者的家属,发给他们“用药指南”。
温州医学院近年来正致力于探究线粒体病的各种成因,力图通过检测能对其进行良好的预防甚至治疗。2004年开始,温州医学院依托本校的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和卫生部眼视光重点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线粒体相关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涉及糖尿病、眼病、聋病和不育症等领域,取得了良好进展。承担了包括“973”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课题,在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而浙江省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管敏鑫教授在聋病遗传学的研究中有着斐然的成绩,在该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