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克森林大学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日前声称发现了红斑狼疮病的生物标志即微小核糖核酸分子。其主要研究员Nilamadhab Mishra博士在华盛顿召开的全美风湿病学术会议上报道,狼疮病人和正常人群微小RNA分子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这是首次证实微小RNA是疾病的元凶。”风湿病学副教授Mishra说。这类RNA属于短链核酸,在机体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表现在抑制性基因方面。
??研究人员发现狼疮病人体内有40余种微小RNA的表达超过正常人的1.5倍,5种是健康人群的3倍,而另一种称作微小RNA95的表达量仅为对照组的1/3.正是这种RNA的异常导致狼疮病人的基因表达突变。
??Mishra进一步指出,微小RNA的作用同组蛋白脱乙酰化酶相关,这提示乙酰化酶抑制剂(HDIs)或许能运用于狼疮的治疗。研究人员已证明HDIs能重排组蛋白的修饰过程,于是实验性的将两种HDIs—曲古菌素A和氧肟酸应用到狼疮患者并得到了一系列阳性结果。
??接着Mishra提出假设,环境因素也能引发组蛋白构象变化,从而激活B淋巴细胞并产生自身免疫甚至自我攻击,这正是免疫紊乱疾病发病的关键,因此清除体内这些激活的B细胞也能作为狼疮病的治疗。
??“这些结果表明细菌或病毒感染能通过超基因学机制激活B淋巴细胞,而后顺序激活组蛋白乙酰化酶的作用。”Mishra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