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保健从退休日开始!”这是近日在省城召开的老年健康产业博览会上,不少老年人的新口头禅。
记者调查发现,随着老年人保健意识的提升,保健产品也加快了更新换代的步伐。与原先保健球、按摩棒、洗脚盆等“老三样”不同,在如今的老年保健品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高科技”产品。
不过,专家表示,老年保健市场中的“高科技”新产品大多言过其实,老年人在购买时一定要小心!
老年保健产品各种乱象
制氧机 随意使用可能氧中毒
“试用的时候挺好的,怎么一回家就不一样了!”市民李先生今年84岁,在老年用品展会中,被推销员“忽悠”购买了一台近2000元的制氧机。“当时推销员说,制氧机对很多疾病有治疗作用,我有糖尿病和心梗,所以就下决心买了。”李先生说。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有许多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制氧机,这些少则几千元、多则近万元的制氧机,大多采取现场试用的方式吸引顾客。推销员介绍,家用制氧机的氧气浓度最高可达90%,氧疗对缓解心绞痛、预防心梗,治疗哮喘病、肺气肿等疾病有明显疗效。
对此,山西省中医院老年病科主任李宝玲表示,家用制氧机只对缺氧人群有辅助治疗的作用,正常人使用还可能对身体造成损害,“如果病人不缺氧,吸氧对病人是没有什么治疗作用的,而且有些病,还是有害的,比如慢支气肺肿、肺心病。”“对于健康的人,空气中的氧气完全可以满足机体的需求,根本没必要吸氧,过多吸氧,反而会产生吸氧依赖症,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氧中毒。”李宝玲表示。
电磁神针 神针是升级版针灸是瞎说
在此次博览会上,记者见到了一种“电磁神针”。商家宣传人员介绍,神针即升级版的针灸,能在3分钟内检测出患者的疾病,并对多种疾病有治疗作用。
这种形状酷似收音机的神针,有类似耳机、鞋垫等配件。推销员解释道:检测以及治疗只需要通电后,带上所需的配件即可。在该产品宣传页的显著位置印着:不用打针不用吃药,是一种无创伤、无毒副作用的人性化疗法。
神针真的有这么神?一位颈椎痛患者试用后告诉记者,两处类似耳机的链接贴与机身相连,当连通电源后明显感觉手指上臂发麻,“有些电疗的感觉。”这位试用者介绍,试用后没有明显的感觉,但接触部位的不舒服感一直延续了一两个小时。
李宝玲表示,市场上各类神针层出不穷,对于这种神针她并不是很了解,但肯定不是针灸的升级版。“大多是借用了针灸的原理,可能会起到一些辅助作用,但治病一说必须得对症下药才能治好。”
记者查询网络后发现,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两年前曾对某神针进行虚假宣传进行过调查。
激光治疗 激光器械治病:虚假宣传
“对鼻腔进行650mm弱激光照射,透过鼻腔血管,源源不断地注入血液,为血红细胞加能充氧,从而改善血液循环的质量。”在老年健康产业博览会上,记者收到一张激光治疗仪宣传页,推广机构建议每次使用30分钟,可以改善高血压、血管性头疼等疾病状况。
但记者通过宣传页上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号进行查询,并没有查到该产品的任何信息。输入该产品的名称后,才发现其真正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号,与宣传页上的不符,有效期一栏内写着“2013.07.09”,到目前为止,已经过期近两个月。
记者在网上还发现,不少论坛中,都有网友发帖投诉该品牌的激光治疗仪欺骗消费者。而四川南充、福建温州等地媒体,也曾曝光过当地该产品经销商虚假宣传这种治疗仪。
李宝玲表示,医学上激光治疗都有特定的要求,不是任何疾病都可以通过激光治疗。“无论哪种激光治疗仪,只要承诺可以治疗多种疾病,消费者就应该小心了!”她说。
古法药枕 药枕并非人人适用
作为人们睡眠时的常备物品,近几年市面上出现了大批枕头的“新成员”,他们或是打着“中药枕包治诸多病症”的口号,或是举着“高科技最新研究成果”的牌子。这些用“保健”做噱头的枕头使很多消费者看花了眼,身价不菲的“保健枕头”真的所有人都适用吗?
针对“保健枕”宣传其所具备的种种神奇功效。李宝玲认为,“保健枕”对某些疾病有一定的预防和保健功效,但人们在选购“保健枕”时要注意因人而异、因病而异。选择合适的枕头可能对轻度颈椎病有正面效果,但肯定起不到治疗的功能,尤其是患病多年的重型颈椎病患者。
市场上,还有一些枕头打着“中药枕”的旗号。多个“中药枕”的宣传页上,都号称使用几天时间,颈肩僵硬、发麻、发胀症状明显消失。
李宝玲解释,药枕疗法从古代就有,配合内治法而行,起到安神等作用。
但市民在选择药枕填充物时要避免选质硬的药物,且注意药枕中的药物最好一年左右换一次,而且孕妇和药物过敏者禁用药枕。
专家提醒
保健四大误区
对于层出不穷的保健产品,李宝玲提醒,保健需要从个体情况出发,不能跟风、随大流。同时也要增强辨别意识,杜绝上当受骗。“这些保健产品之所以有市场,主要是老年人对于养生保健缺乏常识,很多人常常陷入误区!”李宝玲表示,目前保健产品推销的理论基础本身就不成立,比如老年人节食、多吃杂粮等。为此,她向广大中老年人提出四条建议。
1老年人怕胖节食不可取
“中国自古就有‘千金难买老来瘦’的说法,但并不建议老年人为了防止身材发福而专门节食。”李宝玲说,有些患有老年病的人群,比如三高人群,他们可能少吃肉食甚至不吃,但有些老年人并没有这些疾病,也盲目效仿,结果可能导致营养不良,反而会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引发贫血。“不过有老年病的人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荤素搭配,营养才能更加均衡。
2老年人光吃杂粮不健康
“第二个养生误区是少吃大米多吃杂粮。”李宝玲说,这个主要是针对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吃杂粮是为了增加饱腹感,多吃杂粮是有好处的,如果老人什么病都没有,而且近期检查一切指标正常,那就该怎么吃就怎么吃,“毕竟老年人食欲下降了,也吃多不了。”另外,患有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问题的老年人,不适合常吃杂粮,因为这些食材较粗糙,跟胃肠道物理摩擦,会造成伤口疼痛。
3保健品并不保健
第三个养生误区是吃保健品就是保健。“其实保健品在日常生活中是锦上添花,绝对不能代替用药。”李宝玲告诉记者,就诊过程中,有的老年人混淆了保健品和药品的功效,盲目停药,这样会影响治疗甚至加重病情。“所以不管是吃什么,一定要有一个度。”
4晨练不是越早越好
还有一个误区,李宝玲说,晨练越早越好其实是不科学的。“一般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不主张他过早晨练,因为晨起时是血压高峰期,运动不当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导致发病,尤其是冬天。”所以晨练应该安排在太阳出来后。
据了解,在太阳出来前,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尤其是城市中的污染物在空气中堆积较多,呼吸了这些污浊的空气也对人体会产生有害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