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农药市场上,非专利产品已占到了75%,未来4年内,还将有40个国外农药品种专利过期。专家们普遍认为,用好了专利过期农药将为国内农药企业带来大市场。
到2023年,全球将有166个农药相关的专利过期,预计新增市场价值可达110亿美元。在目前我国农药行业创新技术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利用过期专利,成为了抢占市场先机的一种可能。
可实现扬长避短
“目前农药技术开发主要由国外几个大企业垄断,我国农药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仍然较少,仅有30多个品种。”国家知识产权局化学审查部有机化学处长赵霞告诉记者。数据显示,2011年,拜耳、巴斯夫、先正达、住友、陶氏、杜邦6家公司农药专利总申请数达904件,占2011年申请总数的75.5%。相比而言,我国农药企业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不但专利数量少,国内自主开发的农药产品部分老化,加之企业推广力度较小,市场影响力不大。
“如能用好专利过期农药,不失为农药企业扬长避短的良策。”很多专家都对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胡笑形认为,新农药创制周期长、投资大、成功率低,对科研团队水平要求也高。如果能有效的利用到期专利进一步创新,也可以降低研发的投入和风险。
要注意五个问题 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关注过期农药专利的利用,他们也迫切地想了解,在利用这些品种之前应注意哪些问题。一些农药、信息检索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给出了答案,归纳起来大体有五个方面。
一是确定农药产品的法律状态,注意专利保护的地域性。据蔡志勇介绍,当某一农药品种没有申请中国专利,其确认和利用就比较简单;二是在开发国外专利过期农药方面还需要注意其精心设计的全面的专利保护;三是注意补充保护证书即SPCs的保护;四是过期专利农药产品的延伸开发要有预期的目标,切记“一窝蜂”;五是要关注农药创制型企业的专利战略。“在专利过期农药的开发过程中,一方面要全面、认真的查阅基础专利和从属专利,避免侵权;另一方面,还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大胆创新,不断提高我国农药工业的技术水平。”一业内专家表示。
仍得做通盘考虑
注意到选择可利用过期专利的问题还远远不够,开发专利过期的农药品种是件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对其进行更有效的利用,还需要从各个方面通盘考虑。
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农药技术经济发展中心技术总监胡笑形认为,首要问题是选择合适的过期农药专利,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这两个关键因素来选择开发利用过期农药专利品种。
此外,也有业内人士表示,有一些企业在仿制过期专利的过程中,通过自主创新,开发了属于自己的专利技术,这时企业则要注意进行有效的专利保护。胡笑形建议,除了有关政府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农药法律法规,加强贯彻、执行力度,从源头上减少农药专利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行业也应建立企业间人员聘用与同行业禁阻的规章制度,减少和杜绝由于人员流动带来的专利侵权问题。(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