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国家在政策和投入方面大力支持吉林省发展玉米化工产业,走出‘玉米资源———玉米化工———玉米经济’的发展之路。”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所长王利祥如是说。
吉林省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玉米产量高、品质好,2006年全省粮食产量544亿斤,其中玉米产量占80%%左右,其种植面积、产量、人均占有量均为全国第一。然而,在丰产的同时,玉米过剩所导致的卖粮难、运粮难、储粮难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政府。对此王利祥表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开辟出玉米消化渠道的新途径。”
他告诉记者,传统玉米消化渠道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作为粮食、饲料过腑转化,二是作为初加工产品直接转化,如玉米淀粉、玉米蛋白、玉米油和氨基酸等。但现代玉米消化渠道则是间接转化,可在材料、能源领域实现高值化消化。
“在新材料领域,利用现代化学化工技术,能够创建出‘玉米———淀粉———乳酸———聚乳酸’的高附加值产业链。”他说,聚乳酸又称玉米塑料,是一种新型生态环境材料及生物医用材料,具有完全生物降解特性。作为一次性生态环境制品,不但能避免白色污染,而且可以增值5倍以上;作为一次性医疗制品、服装纤维、卷烟过滤嘴等,则可以增值10倍以上。
“在能源领域,玉米通过现代生物技术可以发展出多元醇,成为替代石油产品的非石油资源化工原料。”他介绍,比如玉米乙醇可以作为燃料酒精和乙醇汽油使用,替代10%%的普通汽油;1,3一丙二醇可以开发出具有植物纤维特性的高档服装纤维。
王利祥认为,大力推进玉米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和巨大经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