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在经历了行业发展初始阶段的阵痛后发展迅猛,生产企业已开始从生产阶段、初步销售阶段、应用推广阶段进入到盈利阶段。近日,鑫富药业年产3000吨的全生物降解新材料(PBS) 集成工艺及成套生产线项目完成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进入试生产阶段。PBS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丰富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增加下游生产厂家的选择,促进整个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
2007年浙江杭州鑫富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富药业) 第三季度报告显示,公司年产3000吨全生物降解新材料(PBS) 集成工艺及成套生产线项目已完成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工作,10月份进入试生产阶段。
这让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中心总工程师季君晖松了一口气。“目前,国内PBS已经具备了2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证明PBS从实验室到产业化这条路走通了。”季君晖说。
PBS技术已成熟
据了解,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淀粉添加型降解塑料曾风靡全国,但由于降解不完全和产品价格高等问题,并未得到市场认可,数十家企业陆续转停产,造成严重的投资浪费。此后,中国降解塑料产业开始向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转型。
虽然现在市场上品种众多,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性能依然难以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每种材料本身的机械和加工性能只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性,综合性能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这成为制约其市场应用和推广的瓶颈之一。
除医用及高附加值材料外,目前对环境负荷较大的一次性包装膜垃圾袋、餐饮具、地膜等大宗产品市场生物降解塑料的用量并不大。
“从当前的应用研究来看,国内用PBS制成的一次性餐盒、购物袋、包装膜已没有问题。此外,PBS不需回收,埋在垃圾堆里3个月就可完全降解,解决了白色污染的问题。”季君晖说。
据了解,除国内的鑫富药业外,目前世界上只有日本三菱化学和昭和高分子公司开始了PBS工业化生产,规模在1万吨左右。不过与国内的一步聚合法不同,日本PBS的生产采用的是扩链法。
“就像生产铁轨,国内的PBS是无缝铁轨,日本的PBS就需要扩链剂将一段一段的铁轨连接起来。与国内的PBS不同,日本的扩链剂可能含有毒素,因此日本的有些PBS品种并不能应用在一次性餐具上。”季君晖这样解释。
有待扩产
“PBS将丰富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增加下游生产厂家的选择,促进整个生物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中国塑协降解塑料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翁云宣表示,近年来,我国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很快,在经历了行业发展初始阶段的阵痛后,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已经开始从生产阶段 、初步销售阶段、应用推广阶段进入到盈利阶段。“但是产品的供应不足阻碍了产业下游的开发和推广应用。”
据了解,2005年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约30家,生产能力6 万吨/年,实际生产约3万吨/年。国内市场需求约5万吨/年。日前,北京新材料发展中心透露,目前我国生物降解塑料生产企业已经达到2 00多家,2010 年我国生物降解塑料产能将达到25万吨左右。
此外,来自欧洲生物塑料协会的资料显示,2003年欧盟可生物降解产品的消费量为2.5万-3万吨,预计2010年生物降解塑料的用量会达到50万-100万吨。
“但目前国内包括PBS、PLA、PHA在内的多种生物降解塑料的总产量也不过几万吨。”翁云宣说,原料紧张必然影响下游的开发推广应用。
此外,翁云宣表示,近几年我国消费者的健康消费意识有明显提高, “生物降解制品日渐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
仍需支持
不过与普通聚乙烯塑料相比,PBS的价格还是相对较高,这意味着成本问题将继续影响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的发展。季君晖说:“有调查显示,与现有塑料产品相比,PBS成本增加不超过20%,消费者就可以接受,如果超过30 %,可能就会有一些阻碍。”
PBS的主要原材料是丁二酸丁二醇,目前,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正在研究用非粮食作物如秸秆、玉米芯等制备丁二酸丁二醇。季君晖说,发酵法制备原材料的技术正在中试,水解法制备原材料已经中试成功。“这些技术产业化后将降低PBS的价格。”
“其实,国内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水平并不比国外差,但消费能力不同导致在应用上存在差距。”季君晖说,国外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强,因此,推广生物降解塑料比国内更容易。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和推广。 2004年,全国人大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草案)》和《固废法( 修订)》,鼓励再生生物质能的利用和降解塑料的推广应用;2005 年,国家发改委第40 号文件明确鼓励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和推广;2 006年,国家发改委启动关于推广生物质生物降解材料发展的专项基金项目;2007年1月1日实施的《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识和降解性能要求》得到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国的互认,为我国企业出口产品提供了便利。
“不过,我国还缺乏相应的强制性推广措施。”翁云宣表示,目前国外已经有相关法律法规强制一些小型塑料袋、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可降解材料。翁云宣建议国内也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强制推广应用可降解材料。适当限制甚至分期分批禁止某些传统塑料制作的一次性非降解包装产品,如一次性垃圾袋、购物袋、日用品外包装、一次性快餐具、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食品包装容器、一次性食品包装膜、一次性工业包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