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研发抗癌药他们摘得诺奖
诺贝尔化学奖昨日公布 日美三名科学家共同夺冠 业内人士称中国诺奖或在材料科学领域产生
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于当地时间6日11时在瑞典皇家科学院揭晓,美国科学家理查德·赫克、日本科学家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创造出更有效而且简单的、用来“构建复杂碳基分子”的“碳原子连接方法”而拿下大奖。
这种被称为钯催化的交叉偶联的技术已在研究中广泛采用,它能制造杀死癌细胞的化学物质及其他复杂有机分子,有助科学家研制新款抗癌药、艾滋病药,亦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和先进材料等领域。
诺奖委员会在颁奖词中称“这是当今最精湛的化学技术之一”,极大地提高了化学家们创造先进化学物质的可能性。并盛赞“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的非凡创造赋予了化学这个传统学科以艺术的价值”。
获奖前曾一度“想这想那”
3位获奖科学家都已近耄耋之年,可以说是迟来的荣耀。
现年79岁的理查德·赫克来自美国,75岁的根岸英一和80岁的铃木章都是日本公民,而根岸英一跟中国也颇有渊源,他是1935年在长春出生的。
昨天,在美国珀杜大学为根岸英一举行的网络直播新闻发布会上,根岸激动得喜极而泣。
“之前就有一些人唠叨,说我会获奖”,自己于是开始“想这想那”,但“并不确定”。但他一直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创造的价值很有信心”。
“我在20多岁的时候就梦想能够获得诺贝尔奖,等这一天足足半个世纪了。”根岸说,自己能够获得诺奖也要感谢妻子、已去世的导师赫伯特·布朗以及同事,在提到导师时,根岸一度哽咽。
而此次获得化学奖的另外一位日本科学家铃木章也算是根岸的同门师兄,两人都曾在布朗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研究。
而铃木章教授更是多年来被媒体认为是夺得化学奖的有力竞争者。
北海道大学发言人对铃木章教授的得奖表示:“过去几年,铃木章教授作为诺贝尔化学奖的竞争者曾被多次提及,我们已经等待(他获奖)这一时刻多年了。我们都非常高兴。”
分析中国
引文增幅超美日获奖只是时间问题
汤姆森路透首席分析师大卫·彭德尔伯里今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在全球科学领域现在俨然已经是一个主要的角色扮演者。
相比于1990年2%的全球具有影响力的科研著作比例,2009年“中国著作”的份额已经占据了全球的12%。中国现在在这方面的著作产出数量仅次于美国。
大卫表示,由于日美的科技企业发展成熟,因此在引文的影响力得分上要占上风,但随着中国在化学等研究领域的投资提升,日美在这方面的引文情况呈下滑趋势,相比于2000年的10%的全球份额,日本现如今只占据了7%,而美国也从上世纪80年代的40%下跌到了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