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喜欢抓住过去不放,但杜邦一直喜欢抓住未来”,杜邦公司全球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柯爱伦告诉《英才》记者。
杜邦在产业方面的整合偏爱大手笔,收购默克制药在合资企业中的股份,全资控股先锋种业公司,出售业务金额达60亿美元的英威达,以及成立首个生物基材料基地,林林总总都投射出其新的转型方向和决心。用柯爱伦的话说,杜邦所做的不过是贴合了“全球正面临的三大发展趋势”:食物保障、能源供应和人与环境保护。
但即使强大如杜邦,在全球经济寒流的冲击下亦难独善其身,其2012年348亿美元的销售额与过往几年的增长速度相比已稍有放缓。杜邦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苏孝世亦表示,在市场条件最困难的阶段,对于一些策略性的投资,杜邦都不会有任何动摇,“因为他们事关杜邦10、20年甚至更长远的发展”。
逆势加注光伏
一面是对产业寒冬的恐惧,一方面却是逆势抄底的诱惑。
2012年,光伏产业哀鸿遍野,静观其变或主动离开者众,而主动出击者屈指可数,杜邦便是其中一位。
在BP等能源巨头退出太阳能产业,全球大量光伏企业破产、中国光伏产业进退维谷之际,杜邦却频频出手,逆势加注。杜邦首先与当时全球第一大的尚德电力签下合约,然后又与英利签署了价值1亿美元的光伏材料协议。不久,又与天合光能、中电电气签订长期合同,将光伏领域的材料和创新协作依次延伸。
与一直以来低调、谨慎的形象相比,杜邦此举让一些观察人士大呼“看不懂”,甚至有分析师撰文质疑:如果合作的光伏企业破产,将严重影响杜邦的业绩,杜邦是否“头脑过热”?
苏孝世告诉记者:“光伏的困难是暂时的,从长远看,光伏产业仍然是世界能源发展的潮流”,随着光伏产业的调整回暖,杜邦相关长线投资的价值会逐渐体现出来。
在光伏产业里,先进的材料能够提升光伏电池的效率并延长光伏组件的使用寿命,是降低光伏发电成本的关键。事实上,杜邦在太阳能光电产业已经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其材料研发、应用知识、制造专业以及面对全球市场都颇具影响力,在提高电池转换效率,保障光伏系统使用年限,以及降低整体系统成本方面多有建树。目前全世界50%以上安装的光伏组件当中都用到了其生产的材料。
2011年7月,杜邦收购Innovalight公司,该公司专门研发先进的硅墨及工艺流程,可用于提升晶体硅光伏电池的效率达到19%以上。这项收购无疑使杜邦拥有了更广泛、更具整合性的光伏材料与技术方案。
杜邦逆势投注光伏,正是源于对自身技术能力和经验的极度自信,同时也源于对未来产业趋势的系统考量。大趋势的判断,结合紧贴市场的科技创新,成为杜邦在诸多领域占得先机的一大法宝。
有专家认为:参与下游生产环节说明,杜邦不只想把自己定位为一个简单的材料和技术提供者。其希望深度参与到产业链上下游各个具有价值的环节,从而提高对市场的控制力,并增强产业链对质量的关注。
虽然目前光伏产能极度过剩,产能利用率不足60%。但全球光伏市场的规模仍有增长,这对材料提供商而言确是利好。杜邦期望在2014年光伏业务的销售金额达到20亿美元。
瞄准生物基市场
创始人E.I.杜邦可能不会想到,他于1802年夏天在美国特拉华州白兰地河边建造的火药制造厂,会在未来200多年的历史洪流中,一步步成长为全球赫赫有名的工业巨头。
除光伏产业之外,杜邦对于生物基市场也充满兴趣。
2012年9月,杜邦携手大唐新能源,与吉林省签署了关于二代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开发的第二轮框架协议。据《英才》记者了解,该项目总投资达数十亿人民币,这在国内生物质能领域的投资里已称得上是大手笔。
从过往的技术策略来看,尽全力拥有颠覆性的实用技术,最大限度地利用其技术领先优势,提高竞争对手的进入壁垒,达到技术垄断的目的,这是杜邦的一贯手法。
为此在2004年初,杜邦对全球业务进行了大规模的重组,涉及到全球600多亿美元的业务剥离和资产并购,为此杜邦甚至卖掉了仍能获取巨额利润的石油业务和莱卡,其最终目的就是要通过不同业务的交叉配合,创造出跨业务的发展领域,寻找到新的发展机会。
“把生物技术融入到工业技术当中,是我们在推进的一个举措”,柯爱伦判断,未来20年,生物技术将推动诸多领域内的创新——从工程塑料到先进纤维合成物,以及生物燃料、农业和营养,并同时为这些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打造更加可持续的基础。
在技术的积累和提升方面,“我们是‘两条腿走路’,除了自我研发,我们也会去市场上找我们需要的能力和技术,通过并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苏孝世告诉《英才》记者,杜邦一方面通过内生式增长实现技术领先,同时也密切关注并购的机会,把市场的需求与自己的能力全方位衔接起来,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