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育经过
“渝马铃薯1号”(原系谱号为933-17)系重庆三峡农业科学研究所用8911-3(119-3×狄西瑞)的天然自交籽,经实生苗培育、后代选择、品比鉴定选育而成。2001年11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渝马铃薯1号”。
特征特性
该品种出苗整齐一致,幼苗生长势强,株型直立,株高60厘米左右;叶、茎均为绿色,复叶大,茸毛少而短,顶小叶心形,侧小叶3~4对;花冠白色,大小中等,无重瓣,雄蕊橙黄色,花粉量少,易落蕾落花,天然结实性弱,浆果大小中等,绿色,有种籽。
结薯早而集中,薯块膨大迅速,薯块扁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而少,有用薯80%以上,耐贮藏,薯块贮藏期间薯皮不易变绿,食味品质较优,淀粉含量13%左右,还原糖0.29%,粗蛋白2.61%。
中早熟,生育期70~80天,块茎休眠期较长(90~95天)。抗晚疫病、青枯病和病毒病。适宜作鲜薯食用(特别是城郊作早熟蔬菜)品种。
产量表现
2000~2001年参加重庆市马铃薯新品种区域试验。两年12点次鲜薯平均产量为27042㎏/hm2,比对照品种“米拉”(平均产量为21718.5㎏/hm2)增产24.51%,增产极显著。
2001年重庆市生产试验中,5点鲜薯平均产量为18966㎏/hm2,比当地推广品种(平均产量为15564㎏/hm2)增产21.86%。
适宜区域
重庆市不同海拔地区均适宜,特别是城市郊区作早熟蔬菜栽培效益好。适宜一季作栽培,二季作栽培产量较差。
栽培要点
重庆市的低坝、丘陵区可在年前的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播种,做早熟蔬菜种植;中、高山区在1月下旬至2月初播种,高山区也可在霜冻前播种。
净作适宜密度为6.75~7.5万株/ hm2,1.7~2.0m带植,马铃薯与玉米双套双适宜密度为4.5万株/hm2左右。
施足底肥,以有机肥为主,增施磷、钾肥。一般中等肥力土壤,底肥每hm2施过磷酸钙或复合肥(不含氯离子)450~600㎏,猪粪水3万㎏,堆渣肥1.5~2.0万㎏。齐苗后及时进行中耕除草,并施追肥,每hm2施尿素150~225㎏,猪粪水3万㎏。现蕾时进行浅中耕并培土上厢,根据苗情用磷酸二氢钾根外追肥。
搞好晚疫病的预测预报,一旦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并进行药剂防治。(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