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16日9:30,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李伟国做客新华网,为广大网友介绍我国农垦发展成就。)
[主持人]
各位网友,上午好!欢迎收看新华访谈。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具不完全统计已经建设成为一个拥有1300余万人口、1890多个国有农场、550万公顷耕地、3700多家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300多亿元资产和一大批科研、教育、文化、医疗卫生设施的经济社会系统。我们想更加详细的了解农垦事业取得发展与成就。有请今天的嘉宾农业部农垦局局长李伟国。李局长您好。[12-16 09:20]
[农业部农垦局局长 李伟国]:你好,大家好。[12-16 09:21]
[主持人]:我们知道新中国成立60年来农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垦的发展阶段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您能不能给我们简单回顾一下60年来农垦发展的历程?[12-16 09:21]
[李伟国]:好的,应该说新中国的农垦事业是伴随着共和国同时成长起来的。全国解放以后,特别是首先在东北解放以后,为了解决我们国家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特别是为了解决我们国家的粮食等农产品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安置战后的一些复转官兵的就业问题。我们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开始创建了一批国有农场,逐步地在各个省都创建了一批国有农场,形成了现在的中国农垦事业。从整个发展来看,我觉得新中国的农垦事业如果从大的阶段发展来看可以划分为这么三个阶段。[12-16 09:22]
[李伟国]:一是从创建之初到改革开放1978年这段时间,这段时间中国的农垦事业主要处在创建、摸索和探索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中国农垦事业规模迅速扩张的阶段。由最初的几个农场到78年全国有2200多个农场分布在全国的31个省、区以及直辖市。[12-16 09:22]
[李伟国]:从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2000年为第二个阶段,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推进,农垦系统也采取了大量的改革措施,包括在农业上实施以家庭农产为主的农业双层经营,在工业企业实行了改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在生产经营方式上推行了农工商综合经营等等一系列措施,使农垦经济摆脱了改革开放前的大面积亏损,实现了整体扭亏为盈,盈利水平逐年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也有大幅度的提高。[12-16 09:22]
[李伟国]:进入新世纪以后,农垦发展进入到了更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也是经济更加向着一个更高的水平发展。这一阶段我们提出了推进农垦企业集团化、产业化、股份化等改革的措施,提出了巩固建设一批大型农产品生产基地,培育一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的大型国有农业企业,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业主导产业,进一步的发挥农垦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的示范带头作用。新中国农垦事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这么三个阶段。[12-16 09:22]
[主持人]:60年来农垦的发展经历了很多的变化,我们也知道农垦事业的发展在60年中取得了很多注目的成就,您能不能谈谈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当中又做出了哪些贡献呢?[12-16 09:29]
[李伟国]这60年,共和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农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刚才您也说了,从无到有一直到现在。回顾60年,我们农垦所做的对国家的贡献我觉得主要是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12-16 09:30]
[李伟国]一是为国家创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重要农产品。现在我们农垦系统拥有500多万公顷的耕地,我们粮食的生产量连续七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现在我们今年提供的粮食产量已经达到了540多亿斤。我们的粮食有这么几个特点:一个是我们粮食的商品粮比例大,86%是商品粮;二是粮食的集中度高,我们主要集中在10个垦区;三是优质粮的比重高,80%多都是优质粮,50%多是优质水稻。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我们的粮食是国家保证供给中能够抓得住、调的动、应得急的重要粮源。包括在以前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在汶川抗震救灾的过程中,农垦在应急粮源的供应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2-16 09:30]
[李伟国]另外我们农垦区的棉花大概占全国棉花总产量的20%左右。还有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是天然橡胶,天然橡胶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封锁,国家在云南、海南、广东(当时还有广西)这几个省区组织农垦大军,发展我国的天然橡胶事业。今年我国的天然橡胶的产量达到了60万吨,原来我们国家是不能生产的,现在已经有了60万吨的产量。这60万吨基本上可以满足我国的国防工业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基本需求。当然,橡胶是一种重要工业原料,工业领域需求量很大,特别是在汽车行业上,所以我国还需要进口大量橡胶来满足这部分工业的需要。[12-16 09:30]
[李伟国]二是在现代农业示范上我们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几年,从新中国农垦建立之初,中央交给农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为我们国家的现代农业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包括在建国之初创建了一部分机械化农场,就是想通过机械化带动整个农业的发展。这几年,我国农垦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包括现在农业机械化的水平,整个农垦系统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0%,这大大高于全国的平均水平。另外,我们粮食的单产水平、棉花的单产水平都要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我们的科技应用水平、标准化作业水平、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也都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我们也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为我们国家发展了一批种业。发挥了模范带动作用。[12-16 09:30]
[李伟国]三是体现在社会事业的发展上,特别是在带动边疆地区、边远地区以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当时的2000多个农场大多数是分布在边疆、边远地区,分布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的。这些地方原来都是在荒芜人烟的地方上开发起来的,通过农场的建设我们还建设了一批学校、医院,发展了一部分文化设施,特别是由于这些农场处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通过跟当地居民包括少数民族居民之间的生产生活交流,带去了先进的文化以及先进的生活方式,这方面的作用也是很大的。[12-16 09:33]
[李伟国]从农垦60年来看,组成农垦的人员主要有这么几个部分:一是战争结束后的解放军专业官兵;二是为了开发建设农场又从城市以及各个地方抽调了一批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知识分子;三是城乡的支边青年,这也是相当大的一部分人员,包括早期的支边青年和上山下乡的支边青年;四是一些大中专院校的毕业生。所以不光是我们在那里创建了一部分社会事业和社会设施,另外由于我们这支部队素质的构成,也带动了地方先进的文化和先进的生活方式。[12-16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