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三亚渔业出现危机:海洋渔业资源日益衰退,渔民捕捞不再是鱼满船舱;城市化进程加快,陆源污染严重,近海环境不堪负载,传统水域养殖功能逐渐丧失;养殖业让位旅游业,渔民转产就业困难……
岁末年初,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亚迎来重大机遇,海洋渔业怎样谋求转身?
对海洋“牧场”战略,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章华忠做出了这样一个描述:“借助海洋‘牧场’,调整渔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渔民转产、就业服务;发展海上旅游业,丰富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内涵。”
建立8个海洋“牧场”区
1月13日,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邀请有关专家,召集市旅游委、财政局、交通局、海事局、发改委、国土局、规划局等部门有关负责人,围绕近海海洋“牧场”建设规划进行评审。
三亚近海海洋“牧场”建设规划为:未来10年内投放人工鱼礁80万立方米和相应的渔业资源增殖流放数量;建立种苗繁殖场、驯养场等。
“蜈支洲岛东鱼礁、西鱼礁、大东海鱼礁、双飞石鱼礁、西岛鱼礁、红塘湾鱼礁、崖州湾鱼礁、梅山湾鱼礁”等8个海洋“牧场”区域浮出水面。
海洋“牧场”战略投资总预算2.65亿元,其中,投放80万立方米人工鱼礁大约2亿元,6500万元为每年资源增值费和牧场管理费。
章华忠说,建设海洋“牧场”是一项长远的事业,不能急于求成,全世界目前都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初期应注重建好某一示范区,积累经验进行推广。
据悉,三亚市海洋与渔业局已经初步拟定在红塘湾建设首个海洋“牧场”。目前,该项目正准备进行规划方案的评审,预计今年上半年正式启动,前期将由农业部及省海洋渔业厅共同投资300万元。
在13日的评审报告会上,专家认为,三亚建设海洋“牧场”战略是现代休闲渔业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
一幅美好的耕海牧渔图
海洋“牧场”构想是日本海洋专家在1970年代提出的。最初思路是在传统的浅海养殖区连片放养贝类、大型藻类和海胆等非游泳生物,这些栽培作物也常被称为海上庄稼。随着栽培渔业发展,鱼类鱼苗增殖放流活动也在浅海养殖区进行,继而逐渐发展,形成了海洋“牧场”这一理念。
海洋“牧场”,指在某一海域内,采用一整套规模化的渔业设施和系统化的管理体制(如建设大型人工孵化厂、大规模投放人工鱼礁、全自动投喂饲料装置等),利用自然的海洋生态环境,将人工放流的经济海洋生物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海上放养鱼虾贝类的大型人工渔场。
在生产实践中,日本、韩国、挪威等国家的海洋“牧场”建设比较成熟,效益显著。我国首先提出海洋“牧场”建设的是辽宁省,该省在獐子岛建成了目前我国目前最大的海洋“牧场”。
海洋渔业生产实践表明,海洋“牧场”化是海洋渔业的根本出路,不仅提高了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还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
切合国际滨海旅游城市定位
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三亚这一以“国际性热带滨海旅游城市”为目标的城市,被推到了前沿。这就要求三亚海洋渔业也要顺应这一要求,即海洋渔业资源与海洋生态环境,必须更积极地开发利用,保障国际滨海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章华忠说,实行海洋“牧场”战略,有利于海洋渔业经济结构的调整,将使海洋水产养殖不再跟陆地争空间,为三亚腾出了更多的陆地空间,过去那种通过在陆地上建高位池等养殖水产品的传统养殖方式将逐步退出,海域空间得到更充分的利用。
章华忠说,通过海洋“牧场”发展渔业,将大大减少因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海洋“牧场”是以全生态的养殖方式,依靠自然营养,基本上不投放人工饵料,既减少污染,还能达到节能减排的作用,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发展海洋“牧场”战略还有利于渔民的转产、专业,促进就业,提高渔民收入。(生物谷 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