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社会是继工业化社会以后,信息将起主要作用的社会。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社会信息化的动力源泉。信息技术在生产、科研、管理以及家庭中的广泛应用,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但在当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分化已变成一种明显的技术区隔系统,无情地区隔着信息的富有者和信息的贫乏者,使信息贫乏者成了当代社会中的最大弱者。而在我国,生活在农村的广大农民无疑就是当代信息社会的信息贫乏者。当前,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已成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动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也已逐渐成为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村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尽快解决好广大农民信息贫乏的问题,是这个时代赋予的使命。
200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村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强调要“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推进‘金农’、‘三电合一’、农村信息化示范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等工程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服务进村入户的途径和办法”,为今后的农村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自此,农村信息化开始进入快车道。应该说,农村信息化是社会信息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内容包括了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信息设施建设、信息需求者和信息服务提供者之间关系的构建和协调等。
一、我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按照中央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以信息‘落地入户’为重点,多策并举,近年来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
(一)构建了省、市、县三级信息服务的农业信息化大框架,为农村信息化发展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平台。大框架的主要任务是以信息化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以信息化提升农村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水平、建立健全乡村两级信息化服务组织。此外,框架还从组织领导与协调、健全法规与标准、资源整合与技术研发、投入与运营机制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截至2007年,省、市、县三级农业信息网站全部建成开通,提前完成了预定目标,并通过健全各级信息服务机构、培训农业信息技术骨干等方式,逐步在全省建立起了以省、市、县农业信息中心为纽带,以农民经纪人、种养大户、运销大户等为主体,以乡村干部为辅助的农村信息服务队伍。
(二)广泛应用已有的信息手段开展工作。在省、市、县三级农业网站全部建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各级网站的管理,努力开发信息资源,充分利用网络通道,并结合电子政务建设,逐步完成利用省、市、县三级网络进行网络传输、项目申报、信息发布、网上会议等实际应用,充分发挥网络系统快捷、高效、节省的功能。
(三)通过推进农业信息化,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相继涌现出的洛阳信息连锁超市、许昌服务大厅、南阳特色网站、信阳电视、三门峡多路并进等多种信息服务模式,在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不断生产出符合国际社会需要的农产品,提升了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四)信息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整合。首先,省农业厅内部30个专业性网站统一链接“河南农业信息网”,使用同一个数据库后台,形成了河南农业信息的合力。其次,省、市、县三级共同设立供求信息、劳务输出、专家咨询、质量日报等特色栏目,共建共享数据库,避免了公用资源的重复建设。整合了林业、水利、畜牧、农机、水产、统计、乡镇企业、河南农大、省农科院、粮科所、中华粮网、兴农网等涉农部门的信息资源,建立了信息交换制度,实现了涉农信息资源共享。
中国家禽业信息服务平台建成
科技部 信息产业部联合推进农村科技信息服务
农业部宣布将重点建设五大农业信息服务系统
联通启动农业信息化项目 年底惠及千万农户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与信息集成服务平台(NAIS)正式开通
农业基因信息化网络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