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摘自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
2010年我国种子业发展将成为被关注的重点之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生物谷推荐阅读地址:http://www.bioon.com/trends/law/431798.shtml)指出,要切实把农业科技的重点放在良种培育上,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体系建设。推动国内种业加快企业并购和产业整合,引导种子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抓紧培育有核心竞争力的大型种子企业。
引人注意的是,文件还提出,要继续实施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抓紧开发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种,“在科学评估、依法管理基础上,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
与之相应的是,农业部确定2010年为种子执法年,旨在为做大做强我国种业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和守法企业权益。
良种对农业的贡献非常之大。种子的质量问题、数量问题、品种的安全问题对农业生产都至关重要。
记者了解到,2000年我国出台种子法,其后的近十年中种子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种子产业体制上有了很大改善。原来种子经营和管理为一体,2006年经营和管理分开后,大大促进了市场和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为种子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提供了良好条件。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人在去年底“盘点”2009年种植业时表示,与种子相关的假冒伪劣案件大大下降,对粮食生产影响的案件也大大下降。但确实不可否认,有的地方还有假冒伪劣的种子坑农害农。
记者注意到,农业部公布的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中,涉及种子的案件有4起。
来自农业部的信息显示,2009年该部吊销了1家违法种子企业的经营许可证,通报了8家质量不合格的种子企业,退出了75个不适宜生产的国审品种。其间还发布了《关于加强种子管理的意见》,其中重要一条就是加强种子市场监管力度,包括打击假冒伪劣种子行为。
记者了解到,今年种子执法重点有三,一要严格市场准入,清理不合格企业;二要强化种子执法,整顿市场秩序;三要规范品种管理,加大无推广价值品种退出力度。用官方的话说,“以严格执法为突破口,坚决清理一批不合格种子企业许可证,坚决查处一批制售假劣种子的种子案件,坚决退出一批不适宜生产的品种。”
农业部公布2009年全国农业系统10起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但很显然,清理不合格企业和不适宜品种,并非是使种子业做大做强的全部。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表示,农业部确定今年为种子执法年,绝不是一项阶段性的活动,而是种子管理思路的深化,管理内容的拓展,管理方式的创新。在他看来,推进种业发展、做大做强我国种业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保障良种供应能力、强化种子管理保障能力三大方面共同推动。
他强调,今后一个时期,种子管理要以推进我国种业发展为核心,以确保品种种植安全、种子供应数量安全、种子供应质量安全和种子产业安全为目标,以完善法规规章、制定扶持政策为保障,以加强种子执法为突破口,进一步严格种子市场准入和品种审定,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市场监管,整顿市场秩序,强化种子信息管理,为维护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做大做强我国种业创造有利条件。
有专家指出,一直以来,我国对转基因新品种的产业化问题非常慎重,农业主管部门如何看待转基因技术在提高单产方面的作用似乎也不明朗。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传出的信息较为确定。其中推进转基因新品种产业化的前提是“科学评估、依法管理”,这一点万万不可被忽视。
据有关专家介绍,根据我国种子法、《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和《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一个转基因新品种要获得安全证书,要经过严格的实验研究、中间试验、环境释放、生产性试验和申请生产应用安全证书等多个阶段的多年安全评价。即使获得安全证书后,还要通过品种审定并获得种子生产经营许可,其后,才可以进入商业化的生产和应用。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完善农业补贴制度,坚持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其中专门提到增加良种补贴,扩大马铃薯补贴范围,启动青稞良种补贴,实施花生良种补贴试点等。这些制度的实施和完善,无疑将从另一侧面助推我国种业的健康发展。(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