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世代相传,妇孺皆知,至今仍是教育孩子爱惜粮食的经典教材。人们对米司空见惯,但一粒米里蕴涵了多少价值,并不是每个人都十分清楚的。
有人探究,稻米究竟是怎么种植出来的?是怎么成为人类的主要食粮的?
(一)
这个问题说起来话可长了,至少得从7000年前说起。
1973年,浙江余姚的农民在挖土时,无意中发现了河姆渡这个7000年前的原始村落遗址,消息震惊了世界。这个远古江南村落,当时的先民已经开始人工栽培水稻。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稻谷和谷壳堆积层很厚,有人从稻谷堆积的厚度及面积推算,稻谷总量当在100吨左右,可解决数百人一年的口粮。其堆积之丰厚,数量之大,保存之完好,不仅堪称中国最丰富的史前稻谷遗存,就是在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是极其罕见的。
这些水稻遗物,从稻秆、稻叶到稻谷壳皮,刚出土时颜色鲜黄,外形完好,个别地方还出土有稻谷与茎叶连在一起的稻穗。看到这些7000年前的金黄的稻谷,你会感觉“江南鱼米之乡”确实名不虚传。
据专家检测,栽培稻是从普通野生稻演化而来的,那么,它是怎样从野生稻变为栽培稻的呢?这肯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以推测和想象,当时的人们在野外采集野果和野菜时,看到鸟雀飞来啄食那些成熟的野生稻谷,受到了启发,认识到那是一种可吃的植物,于是就大批采集回去,用石头或木棒捣碎去壳,煮熟充饥。
很有可能是某一天,从外采集的野生稻谷,偶尔丢弃在住地附近低洼湿润的土地上,在阳光雨露滋润下,到第二年就发芽、抽穗,并结出谷物。先民们开始有意识地在低洼湿润的地方,播下野稻谷的种子,就这样逐渐掌握了水稻生长的规律,逐步地扩大播种面积,把附近沼泽地上的杂草放火烧掉,开辟成水稻田,种植稻谷。
根据史籍的记载,长江下游地区很早就成为我国水稻种植的中心地区。
民以食为天。水稻作为全球主要农作物,在世界上120个国家和地区广泛栽培种植,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是直至目前,全球水稻平均亩产依然停留在200公斤左右。
(二)
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里,吃饭是个天大的事。
前些年,美国经济学家布朗发出了“未来谁来养活中国”的疑问。对此,中国以粮食连年增产且迈上万亿斤台阶、单产不断创造历史新高的成就,自信地做出回答:依靠科技进步和国人的努力,中国人完全有能力养活自己,而且将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做出贡献!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65%以上的人口以大米为主食。大米的生产牵涉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在我国这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里,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特别是种植业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也曾经历了粮食短缺的严峻考验。在中国,解决吃饭这个天大的事极其不易,其中,粮食生产方式转变立了头功。
说到这里,我们不能不提到“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袁隆平带领他的科研队伍,锲而不舍地研究探索出杂交水稻新品种,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水稻产量,使我国拥有了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中国的杂交水稻因此被世界称为“东方魔稻”。
1976年,杂交水稻率先在湖南大面积推广,进而推向全国。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就推广208万亩,全部增产20%以上。按每亩增产60公斤计算,即增产12.48亿公斤。杂交水稻旋风在神州大地刮起,水稻生产方式在种子这个源头上发生了重要转变。
20年后,即1996年,我国开始启动“超级稻育种计划”,由袁隆平院士提出并主持,列入国家“863”计划,得到国家支持和资助。
目前,这一计划已经完成了亩产700公斤的一期目标和亩产800公斤的二期目标,正在攻关亩产900公斤的三期目标。
今天,杂交水稻技术被世界粮农组织列为解决粮食短缺国家的首选技术,也成为我国对外交往中一个重要的援外项目。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一直是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大事。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逐年提高,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增加,2008年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404公斤,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比1949年增加195公斤,增长近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