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生物谷启用 bioon.net 新域名。您可以通过 http://www.bioon.net/ 直接访问生物谷。】
农产品现在正为资本的宠儿。其实在这场炒作游戏的背后,真正令人忧虑的则是粮食安全问题。
“东北‘沦陷’了!”80岁的王象坤说。
王象坤是中国农业大学植物遗传育种系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农学学科副组长;水稻育种界亦有“南袁北王”的说法,将其与袁隆平并称。
王象坤担忧的是,继大豆产业失守之后,另一种大田作物——玉米恐将步其后尘。
有数据表明,东北地区尤其是吉林省,仅先玉335一种外资玉米种子已占据当地玉米种植面积近50%。而由于纬度上与美国“玉米带”相同,东北亦被看做是我国最主要的玉米产区之一。
蔬菜和花卉种子之后是大豆,大豆之后现在又是玉米。国内食用油价格因为大豆的“沦陷”而将定价权拱手相让于外国,外资种业在大田作物玉米上的狂飙突进,怎不让人担心?
外资种业中国突进调查
2010年春节之后的三个多月,张平恨不能脚不沾地。
张平是吉林省平安种业有限公司(下称“平安种业”)董事长、总经理。
“五一”前后,往往是东北地区每年的播种季节,张平的忙碌可以理解。但2010年跟往年还是不一样。以平安种业举例,2009年玉米种子销售量还逾2000万斤,但2010年只有三四百万斤。
“怎么能不着急?吉林省每年玉米种子销量大概有2亿斤,往年我们能占到市场份额的10%,但2010年估计只有2009年销量的1/5。逼得没办法,省内销量小,我们就多向外地跑,绕开重点区域,向黑龙江、内蒙的一些边缘地区去覆盖。”张平告诉记者,他的困境来自于一种叫做“先玉335”玉米种子。
调查一
套牌“先锋”:外资玉米狂飙
与吉林省平安种业董事长张平同样感受的人不在少数。刚刚创业一年多的佟玉东也深深地感到了2010年春天的寒意。
佟玉东是吉林省鼎峰种业有限公司(下称“鼎峰种业”)经理。2009年,在种业圈做销售多年的佟玉东准备自己干,他在正对榆树市种子商业街入口的马对面租下了门面房,开起了自己的种子公司。
调查二
诸侯割据:国内种业乱象
一定程度上,榆树市种子商业街“多小散”的现状正是中国种业的缩影。外资种业公司挟研发、规模、资金、管理上的巨大优势,长驱直入,罕逢对手。
2009年,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全球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种业市场份额的35%,而国内种业10强公司占全球市场份额的比例仅为可怜的0.8%。
“国内的种子公司多、小、散、乱。”采访中,不止一人这样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按照2009年的统计数据,目前全国持证种子企业多达8700家,但注册资本在3000万元以上的则只有200多家。而美国全国的种业公司不过百余家,孟山都、杜邦先锋等国际种业“寡头”更是其中的佼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