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从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等多部委获悉,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制定的《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7月底将上报至国务院。规划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生物育种上升至最重要位置。这意味着规划出台后,生物领域转基因研究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国家对生物农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要比‘十一五’大很多。”知情人士对本报说。
上述人士透露,到去年底为止,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的配套投入在内,中央实施转基因专项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60亿元,“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支持。
生物育种首当其冲
2007年4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将生物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产业进行整体规划部署。
当时对生物产业的界定范围主要包括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就是按照上述定义和范畴进行研究编制的。对于生物产业范围的排序,政府和专家方面给出的是生物医药排在第一位、生物农业排序第二。
不过,本报获悉,在《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生物农业被提到了第一位。
事实上,在6月2日开幕的“中国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论坛”上,科技部副部长王伟忠的发言就暗示了这样的信息。他在介绍今后我国生物科技与产业发展的八个重点领域时表示:一是加强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的研究;二是加速推进农业生物技术,培育转基因动植物新品种;第三才是大力发展生物医药技术。
新规划明年出台
生物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其中重要的一项,作为“十二五”规划的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从一开始起草就广受业界关注。《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同样如此。
据前述知情人士讲,政府方面从去年夏天就开始着手筹备《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决策层曾多方听取意见,进行了广泛调研。在此基础上,去年9、10月份,发改委牵头组织7个领域的47位经济、科技专家,向中央高层做了3次汇报。
去年11月初召开的首都科技界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长达1.2万字的讲话,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出了深入阐述,并明确把新医药、生物育种产业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据本报了解,由发改委牵头,“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文件起草组今年初正式成立。起草小组的成员由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等20个部委或单位负责人组成。文件分量之重不言而喻,很多人将“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称为“下一个4万亿”。
但与“4万亿”计划本质不同的是,此次投资计划明确指向的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变革。
此前,曾有官员和专家对媒体表示,《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将于6月前上报国务院,分析人士也预测,该规划有可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之前出台。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发改委方面正在征询专家意见,修改后的规划将上报国务院。规划将在明年两会之后,“通过人大表决通过,才会正式出台”。
事实上,规划编制的同时,实际层面的推进已经开始部署。最直接的表现是,去年8月17日,国家农业部首次颁发两种转基因水稻、以种转基因玉米的安全证书,迈出了转基因主粮商业化的最关键一步。
与其他一些新兴产业相比较,从“十五规划”开始,国家发改委就把生物种业作为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高技术产业示范工程来抓,进行了长达十年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
具体到发展转基因研究方面,像农业部围绕转基因重大专项,作为重中之重,由部长亲自上阵挂帅,作为转基因重大专项的第一责任人,不断加大力度。前述知情人士称,原来转基因专项投资计划是160亿,到去年底为止,包括中央财政投入、地方财政投入、企业的配套投入在内,中央实施转基因专项投资规模已经达到260个亿,“‘十二五’生物产业规划中,转基因重大专项实施会在此基础上继续加大支持力度”。(生物谷Bio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