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近3年的反复研究和实践,我国植物保护学家已在新疆建成了马铃薯甲虫的监测防控技术网络,这意味着在新疆竖起了一道“防火墙”,遏制和阻挡了这一外来虫害继续向内地蔓延。
新疆农业科学院7月初宣布,我国植物保护学家已成功地将马铃薯甲虫灾害控制在新疆木垒县博斯塘乡三个泉子村以西的区域,有效地阻止了马铃薯甲虫继续向内地省份蔓延。
马铃薯甲虫是茄科蔬菜的第一大害虫,有“马铃薯杀手”之称。这一外来入侵物种最早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州,目前分布于美洲、欧洲和亚洲40多个国家和地区。虫害发生时,可造成马铃薯减产30%至50%,严重时甚至可导致马铃薯产区大面积绝产。马铃薯甲虫除对马铃薯造成毁灭性灾害外,还危害番茄、茄子、辣椒等茄科植物。
1993年新疆伊犁河谷等地首次发现了马铃薯甲虫。此后数年,马铃薯甲虫灾害已扩散至天山以北的广大农牧区,虫害前锋直指新疆东大门哈密。
2008年我国斥资近2000万元,在新疆启动了《马铃薯甲虫持续防控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介绍,项目组已摸清我国马铃薯甲虫的发生区域,并筛选出具有较高引诱活性的寄主植物挥发物,在国内首次人工合成马铃薯甲虫聚集素。同时,首次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的马铃薯植株或品系,制定了区域性监测防控技术规程和标准,初步建立了覆盖我国马铃薯主产区的监测防控技术规程和体系。(生物谷Bioo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