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至今,印度约有20万棉农自杀
导语:什么是导致大量印度棉农自杀的罪魁祸首?全球化、气候变暖还是美国跨国农业巨头?
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的维达尔巴地区(Vidarbha)是该国重要的棉花产地,现在,这里最多的时候平均每天就有3位农民自杀。
在附近的另一个村庄布哈度马里,一个25岁的年轻女人成为了寡妇——她的丈夫三个月前选择了“自我了断”。在蓝色的纱丽下,她显得柔美而高贵。房子是常见的土质房屋,女人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一个3岁,另一个只有10个月大。她曾接受过《纽约时报》的采访,这在当地很不寻常。
她的丈夫名叫安尼尔?施安德,离世时35岁,总共种了140亩棉田。2006年,安尼尔决定尝试种植孟山都公司的转基因棉花“宝嘉德”(Bollgard)。当时,这种新棉花种子的广告铺天盖地,广告宣称转基因棉花能完全抵抗害虫的侵袭:“宝嘉德,不用杀虫剂,让你收益更高!”老实的农民们需要借贷才能买得起这种“神奇”的种子——转基因棉花的种子价格比传统种子售价的4倍还高。
安尼尔还扩大了棉花的种植规模。“我猜他亏欠了经销商大概6万卢比(约1300美元,1美元约合47卢比)。在自杀前的一周他不和任何人说话。他被债务缠身,无法自拔。”他的妻子说。
孟山都的原罪?
维达尔巴地区的棉农身上几乎都背着债务。更让人惊讶的是,借贷的人就是出售转基因种子的商人,他们同时也售卖肥料和杀虫剂,并放高利贷。棉农被孟山都经销商的借款“绑架了”。
“这是个恶性循环,”塔拉克?凯特说,他是一位农业学家,也是一个专门从事有机农业的非政府组织负责人,“问题在于转基因作物并不适合印度的土壤,而且它需要更多的水来灌溉。”此外,转基因种子让农民必须完全依靠市场——不仅要支付更高的种子价格,还要购买专门的肥料,否则就别想有什么收成。杀虫剂也不能少,因为新型棉花只能免除棉铃虫一种害虫的侵害。
孟山都曾经在公司报告中表示,转基因棉花非常适合小农户种植。对此,凯特的回答是:“我们的经验证明,这是彻头彻尾的谎言。转基因棉花显然更适合大农场主,他们拥有土壤好的田地,也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排水和灌溉。但它并不适合组成印度70%人口的普通农民。”
2005年6月,转基因棉花被引入马哈拉施特拉邦,到2006年12月,官方记录的自杀棉农人数是1280人。这相当于每八小时就有一人自杀。而在大米种植地区,却没有发生一起农民自杀事件。凯特在附近的贾哈塔基和雅瓦塔摩两个地区推行有机农作物种植,涉及20个村庄近500个家庭,也没有人自杀。很多人相信,转基因棉花是导致许多农民走上不归路的真凶。
虽然在转基因棉花普遍种植之前也发生过不少棉农自杀的事件,但数据表明,在这种棉花种植后,自杀人数直线上升。最早引入孟山都棉种的安德拉邦也经历了这种变化,现如今那里的棉农与孟山都之间矛盾重重。
吉舍尔?迪瓦里是一个名为“维达尔巴人民运动委员会”的民间组织的创立者,该组织揭发并谴责当地农业区因种植转基因棉花而导致大量农民自杀,因此被警察监视和骚扰。在他的办公室里,从地板到天花板都绘满了图表,上面记录着2001年至2009年维达尔巴地区所有农民的自杀事件。
“2001年,52人自杀。”提瓦里介绍道,随后几年,这一数字几乎呈直线上升,“2002年104起,2003年148起,2004年447起,2005年445起,2006年1448起,2007年1246起,2008年1267起。”而据印度国家犯罪记录办公室的统计数据,从1997年至今,已有近20万印度自杀身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