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百姓历来吃的都是由祖祖辈辈几千年检验过来的放心粮,但20岁的转基因食品正在日益渗透着我们的生活。三十才不惑,二十岁代表着还不成熟。转基因作物其安全性的检验需要多少年、通过多少生物物种做实验才能足以支撑“安全”两字呢?
有人说兹事关中华民族的种族安全问题。袁隆平教授曾说过:“我吃了没问题,但这还不行。我这样的老人现在没有问题,但下一代就没问题吗?也有人开玩笑说我儿子绝不娶吃转基因食品的女娃。或许以后下一代结婚除了要有房有车有钱的证明,还多一个未食用过转基因食品的证明吧。”
委实,粮食要像真理一样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放心。很多人在问:我们老百姓怎样才能参与到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科学政策讨论与制定当中呢?日本全国“共识会议”值得中国思考与借鉴。
日本“共识会议”值得中国借鉴
在日本国内,围绕着以转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脑死问题、克隆技术、癌细胞的治疗以及疯牛病等等科学技术问题,人们曾产生出很多疑虑,甚至出现了频繁的反对运动。针对日本民众的反应,为了让公众能参与到转基因作物等科学问题的政策制定上来,日本召开了全国的“共识会议”。
日本的“共识会议”共召开了四次,首先是两次准备会议,向民众代表介绍了转基因农作物的利益和风险的基本知识,根据共识会议的讨论整理出了民心、民忧的“关键性问题”,然后在第三次会议由专家针对之前的“关键性问题”做出回答,让公众和专家进行互动讨论,第四次会议上,完全由公众整理出“公众意见提案”。
1998年日本召开了议题为“转基因治疗”的试行性共识会议,2000年“关于转基因农产品[17.90 2.87%]的共识会议”执行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召开,本次正式会议整个过程均对外开放,会议之外的公众也都参与旁听。会议首先由专家根据第二次准备会议整理出来的“关键性问题”报告,针对公众代表最关心、最担忧的问题给予回答、解释和说明,然后专家和公众之间可以展开充分讨论。这个阶段的会议,是首次实现专家和公众双方面对面的交流讨论,真正体现了共识会议的精神——“专家与公众之间的对话”。
第四次正式会议,是根据前三次会议的说明、解答以及讨论的结果,由公众代表整理出关于转基因农作物的“公众意见提案”。由公众团体撰写的文件《共识会议报告》具有极高的水平,以至于让参加会议的专家也感到非常震惊。值得强调的是,这份作为共识会议最后的总结性报告文件,从撰写到完成的全部过程,完全由公众代表来负责,专家和政府机构均无权介入,正是这一环节真正体现了共识会议当中公众的主导权。在借鉴日本这种国民参与模式的基础上,也期待中国的转基因食品问题和其他科技问题得到公众更多的参与。
转基因食品不符合中国国情
另外,转基因食品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美国是转基因食品的发源地,美国是大农场耕作方式,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无法对农场进行除草、杀虫。用杀虫剂又会存在较高的成本和污染残留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美国开发了转基因作物品种。很多转基因的功能都是用来杀虫或者除草,对其他的植被造成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