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农业肩负起为特区农副产品供应保生路、为中国高新技术农业闯新路、为中国种业安全杀出一条血路的三重特殊使命
“如果说深圳前30年的发展主要依靠电子信息产业的话,那么,深圳后30年的发展,将主要依靠生物技术、互联网和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尤其是在生物育种方面,深圳将成为中国的一个高地。”展望深圳市下一个30年的发展前景,深圳市农业局(海洋局)局长何永志对《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发出如此豪言。
一座仅有30年城市历史,已经高度城市化的深圳,能否实现如此抱负?
进入2010年,特区成立30周年之际,深圳将互联网、新能源、生物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确立为发展重点,使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由此进入了由电子信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双核驱动时代。
在这一新的时代,深圳农业肩负起为特区农副产品供应保生路、为中国高新技术农业闯新路、为中国种业安全杀出一条血路的三重特殊使命。
为特区保生路
深圳农业肩负着保障全市1400万消费人口的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责任,全市每年大约消费蔬菜150万吨、生猪580万头、活禽8600万只、水产品25万吨。同时还担负着保障香港居民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的责任。
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三十年间,农业资源日益减少,发展空间不断缩小。现在只有3万亩基本农田、6万多亩农业用地,深圳市民消费的农产品90%以上依靠市外供应。
深圳农业人实施“走出去”战略,拓展农业发展空间,破解农业资源少与保障大量的农产品供应和安全这一难题。
——在省内国内建立农业生产基地,产品直接供应深圳。自2006年启动至今,在省内外建立了七批共584个农产品生产基地。基地生产的农产品不断供应深圳市场,2009年农产品生产基地供应深圳蔬菜69.3万吨、生猪174.36万头、水产品15.37万吨。
——大力发展远洋渔业,利用国际公海及他国渔业资源,为深圳市提供高档的海鲜产品。目前全市具备农业部远洋渔业企业资格的有5家远洋渔业企业,作业渔船95艘,主要作业区域为南太平洋海域、东南亚海域、印度洋海域等。年产值约10亿元,占全省远洋渔业产值的50%左右。
——鼓励发展总部带基地经营模式,保障市场供应。深圳市源兴果品有限公司是一家集果蔬种植、收购、仓储、加工、运输、超市配送、批发、零售、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公司总部设在深圳,在国内拥有7家子公司和一批生产加工基地,是典型的总部带基地型企业。源兴公司不仅将我国生产的水果出口到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将国外和台湾地区生产的优质水果源源不断地配送到国内各大城市的超市。2009年,该公司销售各类果菜17万多吨,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出口创汇2350万美元。
——对市外进入深圳市场的农产品加强检测,把好农产品市场准入关,防止有毒有害农产品流入市场,保障市民吃上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全市建立市、区、街道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体系。对全市定点屠宰场实行驻场检疫,在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设立监控监测点,将全市农产品生产、批发、零售等环节都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全面防控动植物疫情疫病,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科学防控动物疫病疫情。落实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家禽禽流感、牲畜口蹄疫等免疫率达100%。开展动物疫病免疫监测,对免疫达不到要求的及时补免。建立重大植物疫情阻截带,积极开展外来有害生物调查,提高了农业植物病虫害测报水平。
——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在全市生猪定点屠宰场全面实施动物产品电子化监管模式,并逐步推广到家禽批发市场,实现生猪、家禽产品质量安全的可追溯管理。积极探索农产品标识管理,逐步扩大农产品标识种类、数量,统一规范农产品标识六要素。在调查摸清全市主要农产品产地来源、数量、分布情况的基础上,探索试行供深农产品基地备案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