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袁隆平认为,转基因食物不能一概而论好还是不好。判断转基因作物的好坏,要看转的是什么基因,一些转基因作物抗病抗虫的功能来自毒蛋白基因,虫子吃了要死,人吃了怎么办?现在对转基因作物的实验结论都来自小白鼠,人体与小白鼠的结构完全不同,很难说人吃了是否会有风险,因此人们的怀疑是有理由的。
“杂交水稻之父”、“当代神农氏”、“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这些称呼指向的都是同一个人,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昨天,来青出席农业国际峰会的袁隆平接受早报记者专访,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透露:超级杂交水稻今年预计达到亩产950公斤,2020年前有望突破亩产1000公斤。
谈水稻
“90前”实现亩产1000公斤
作为我国的 “杂交水稻之父”,接受记者时专访袁隆平说的最多的肯定是自己最爱的水稻。去年在湖南的超级稻百亩试验田收割,袁隆平交出的成绩单是亩产926.6公斤,这个数字让世人惊叹。不过,说起这个数字,袁隆平不以为然,“这个数字马上就要被打破了。”袁隆平笑着告诉记者,位于安徽省六安市的试验田里,今年的超级稻长势很好,已经抽穗了,“根据理论计算,今年亩产会突破1000公斤,但如果能达到950公斤我就很满意了。”不过袁隆平透露,950公斤还不是超级稻的终极目标。“我现在是82岁,大家都称我为‘80后’,等我到了‘90前’将实现亩产1000公斤。”袁隆平将这一目标定在了2020年前,老人风趣地说:“我管这叫‘矮子爬楼梯,一步一步走’,不能一蹴而就。”
据介绍,目前进行的是超级稻第4期试验项目,前三期的预定目标分别是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目前均已顺利实现。袁隆平解释说,百亩试验田选取都是好的土壤、旱涝无忧的田地,同时配备有很好的技术条件,从而达到了较高的实验目标,如果大面积推广,亩产量将是试验田产量的0.75—0.8倍,比如一期试验田是亩产700公斤,大面积推广产量是亩产550公斤,接近0.8的比例;二期试验田亩产量是800公斤,推广产量是620公斤左右。“4期的目标实验后,大面积推广的产量将达到亩产750公斤,这就很了不起啦。”袁隆平兴奋地表示,如果全球50%的稻田里种植超级稻,那么将会为全世界多提供近5亿人口的粮食。
谈转基因
好或不好不能一概而论
自2009年11月,我国颁发了两种转基因水稻的安全证书之后,关于转基因所涉及的食品安全、种子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利益之争等系列问题就引发了持久性的大讨论。特别是去年,国务院法制办公布了由国家发改委、国家粮食局会同有关部门起草的《粮食法征求意见稿》,其中第十二条特别提出,“转基因粮食种子的科研、试验、生产、销售、进出口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这次表态被视为“转基因争议”的一次里程碑事件。
作为举足轻重的农业专家,长期以来,袁隆平都被认为是转基因问题的 “中间派”,昨天老人专门给记者解释,转基因食物不能一概而论好还是不好,“有的转基因粮食确实有风险,有的则完全没问题。”
袁隆平说,判断转基因作物的好坏,要看转的是什么基因。“一些转基因作物抗病抗虫的功能来自毒蛋白基因,虫子吃了要死,人吃了怎么办?”袁隆平说,现在对转基因作物的实验结论都来自小白鼠,“人体与小白鼠的结构完全不同,很难说人吃了是否会有风险,因此人们的怀疑是有理由的。”
“还有一些农作物转基因用的不是毒蛋白基因,比如美国的转基因大豆,进口的大豆中有三分之二都是转基因大豆,但它们转的是抗除草剂基因,这样就没有什么风险了。”袁隆平说,他的团队也正在进行转基因研究,“我们正在研究把玉米这种高光效植物的碳4基因,转到属于碳3植物的水稻上来,提高光和作用效率。”袁隆平说,按光合作用进行途径的不同,碳4比碳3光合效率高30%—35%,“玉米本来就可以吃,这种转基因就不会存在什么问题。”
袁隆平说,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内的分子技术,是种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完全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