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4月30日,邓兴旺博士接到电话:他在美国科学院第150届年会上被增选为院士。
在当日上午的越洋电话采访中,这位美国新科院士提到最多的,是自己的出生地湖南湘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从湘西到北大
1978年夏天,不到16岁的邓兴旺怀揣着乡亲们给他赞助的70元钱(总共是100元,其中30元买了火车票),告别怀化市沅陵县北溶乡三八管坪村,生平第一次离开县城、坐上火车,到千里之外的北京大学求学。
电灯光、普通话……初到北大,一切都是陌生的。贫困的家境,练就了他肯吃苦、能坚持、任何机会都不放过的个性。他坚信:只要自己努力,就一定不会比别人差!
进北大之前,他都没听说过“生物学”这个名词,更谈不上喜欢。从翻译过来的教科书、极少的影印外文书中,他渐渐喜欢上这个专业,并从本科读到了研究生。
硕士临近毕业时,他与许多同学一样,打算到美国留学。当时每申请一所美国学校要先交30到60美元,拿不出这么多钱的邓兴旺向几所美国大学提出:能否暂免我的申请费,等我入学后再补交?最后,他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同意,并顺利通过了前者委托中国知名学者汤佩松教授做的面试。
1985年8月,邓兴旺口袋里装着从北大导师那里借来的50美元,踏上了留学之路。
从北大到美国 在伯克利分校压力虽大,但邓兴旺觉得:“这里的条件比国内好很多,不多学点就亏了嘛!”说归说,实际研究并不轻松。自读博士起,他就一直从事“植物光型态建成及光信号转导研究”,以搞清楚植物对光的感知以适应环境的基本原理。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这还是未知的“黑暗世界”。在这一前沿课题研究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不可逾越的“高墙”。
一堵堵“高墙”并没有阻挡他前进的脚步,邓兴旺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
1995年,荣获美国总统青年教师奖;
1998年被耶鲁提前聘为终身教授;
2003年,他成为国际植物分子生物学会Kumho奖的唯一获得者……
截至目前,邓兴旺领导的研究组累计在国际权威学术刊物上发表230多篇研究论文,每篇论文平均被引用次数达63,其H指数达72(即至少有72篇文章平均每篇被引用至少72次)。他们创立了国际植物光信号转导和光控发育的理论体系,其结果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国际标准。
从美国到中国 “这一生到底追求什么?难道就在异乡做一个过客?”随着学术研究和职业生涯的稳步上升,邓兴旺心中的困惑也越来越大。
从1998年开始,他开始回北大讲学;越到后来,次数越多、时间越长。2003年下半年,他临危受命,与王晓东博士作为共同所长,创建了我国现代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08年,48岁的邓兴旺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转向:从基础科学研究转向农业生物技术研发,以促进改变中国种业“四面楚歌”的被动局面。
2009年8月,未名兴旺系统作物设计前沿实验室(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沿实验室”)宣告成立,他出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
邓兴旺研究团队瞄准的第一个突破点,是杂交水稻当时的最大技术瓶颈制种光敏难题。原有的杂交水稻制种,对温度要求非常严格,大田温度与预期温度稍有偏差,制种效率和质量就会大幅下降。2010年,邓兴旺带领的技术团队开发出第三代杂交水稻育种技术,使杂交水稻制种彻底摆脱了对温度的依赖,预计明年夏天就可以投入大田生产。
与此同时,他们还掌握了全基因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等多个核心技术,有望培植出非转基因的抗除草剂优良性状作物新品系,如小麦、玉米、油菜等。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中国的自主创新现代农业生物核心技术研发中心,培育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境和水资源及营养高效利用的作物新品种,并加速实现产业化,从而为中国未来粮食安全提供技术保障。”如今每年在中国待10个月的邓兴旺信心满满。(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