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研制的模块化固态发酵反应器,日前成功地投入生产使用。采用该反应器发酵周期缩短了一半,产品收率提高近30%,产品中活性成分含量也大大提高。所生产的功能性红曲产品质量稳定,不仅满足了国内用户的要求,还出口3吨产品至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地。
据悉,红曲是一种具有药用和食用双重功能的物质,是以精制大米为原料,采用生物工程技术加工而成。目前国内外生产红曲都采用静态、动态固态发酵设备和技术。但这两种方式由于热交换难以控制,容易使细胞受损,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为了提高红曲质量并实现批量生产,浙江三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与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合作,共同开发能实现自动控制的模块化固态发酵反应器。在研制过程中,他们借鉴国际通行的医药标准规范,集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灭菌、接种、培养、产物分离以及分离后处理于一身,实现了结构模块化、标准化、操作自动化,使反应器内的环境可被精确、均匀地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