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召开的第三届亚洲研究资源网络会议上,一条关于中科院微生物所研发的耐高温SOD酶获得规模产业化的消息吸引了参会代表的关注。
这一从热泉中发现并提取的微生物,在常温、常态下可以保存两年以上,能够有效延长使用这种酶制成的化妆品、保健品等工业化产品的货架期。
“我们一直在寻找这种微生物的资源管理与产业化应用合作共赢的模式。”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东秀珠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说。
东秀珠介绍,该合作模式的关键是在菌种保藏的基础上,迈出“微生物资源评价”这一步。如果企业能够敏锐地捕捉这一讯息,将为微生物研究和产业化应用搭建合作桥梁。
看似轻松的步伐,真正迈出去却并不容易。
据统计,目前全球68个国家近600个菌种保藏中心收藏了140多万株微生物,但真正应用于工业化生产的不足千分之一。
“并非这些微生物没有用处,而是我们没有评价和研究它们的价值。小到日用品的制造,大到可再生能源的生产、环境维护和修复及工业生物技术提升,均有微生物的应用。”东秀珠说。
过去,菌种保藏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是收集和保藏,没有对微生物的功能和应用潜力进行评价。这阻碍了微生物功能的开发利用,形成“资源沉淀”。因此,在微生物保藏和产业化应用之间“搭建桥梁”成为关键环节。
据介绍,中科院微生物所菌种保藏中心是我国最大的菌种保藏中心。中心从2009年开始对保藏的菌株进行功能评价。
中国微生物研究者迈出的资源评价步伐也得到与会国外专家的认可。世界微生物菌种保藏联合会主席Philippe Desmeth希望,全球微生物保藏中心能加强共享,并开发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微生物资源的产业化应用步伐。
中科院微生物所所长黄力介绍,目前已研究和保藏的微生物种类尚不足自然界存在的1%,仅凭一个机构甚至一个国家的研究力量对所有资源进行评价甚至进行产业化应用并不现实,因此有必要借助全世界微生物研究领域的力量。
东秀珠表示:“我们希望微生物保藏中心成为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银行’,通过微生物学界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建成可以为产业界利用的资源平台。”(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