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来,中国发酵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2月8日,在中国发酵工业协会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协会更名暨行业大会上,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理事长石维忱回顾20年历程后表示,受惠于国家的政策支持,生物发酵产业必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工信部相关人士在会议上表示,“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发酵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努力提高非粮原料比例,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20年持续高速发展
石维忱介绍,近20年来,我国发酵工业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从1990年到2010年,产量从68.3万吨发展到1800万吨,产值从42亿元跃升至2000亿元。出口方面也稳定增长,2010年发酵工业主要产品出口总量达163.9万吨,出口总额达28亿美元。
此外,产品种类也不断增多。从味精、柠檬酸、葡萄糖为代表的约30个品种增长至上百个品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日化、纺织、医药、造纸、皮革、能源、环保等诸多领域,部分产品替代了化工产品,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与此同时,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研发投入逐年递增,行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高,多项成果国际领先。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步正发肯定了发酵产业近20年的发展成就。他说,我国发酵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如今生物发酵产业已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是协会更名、还是行业发展,我觉得今天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全国政协常委、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潘蓓蕾表示。1992年,时任轻工业部副部长的潘蓓蕾力排困难,成立了中国发酵工业协会。
潘蓓蕾表示,20年发展实践证明,中国发酵工业协会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而有力的保障。“现在改名为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改得好!符合产业今天的实际,也有利于明日之未来 。”
“十二五”:加快发展攻坚期
石维忱表示,受惠于国家政策的支持,未来一个阶段,是生物发酵产业大发展的关键期,在产业政策引领下,我国生物发酵产业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0年10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将生物产业纳入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生物发酵产业则是生物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会人士表示,“十二五”时期,将是生物发酵产业加快发展的攻坚时期。尽管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也面临急需应对的挑战。
最突出的挑战是原料问题,当前80%的原料来自玉米,必须拓展非粮原料。其次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废弃物”没有得到合理利用,节能减排形势依然严峻。此外,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国际上的反倾销调查等都给行业发展带来压力。
与会专家认为,面对这些挑战,我国生物发酵产业尚须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把调整产业结构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在调整中推进行业稳步健康发展。
工信部消费品司副司长高伏称,“十二五”期间,要进一步加快推进发酵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行业贯彻实施国家产业政策,努力提高非粮原料比重,积极发展高附加值产品,鼓励企业兼并重组,继续抓好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
潘蓓蕾表示,企业要通过自我调整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虽然这一调整过程存在困难,但也是挖掘机会的时期,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落实政策。此外,要进一步加强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继续推进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建设。
石维忱表示,协会更名后将更好地发挥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桥梁作用,更广泛而深入地服务于生物发酵产业及各会员单位,为推动我国生物发酵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