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月前访问南极洲时,在那儿看到不断融化的冰层,他震撼了。然后他来到了巴西,那里四分之一的汽车使用的都是生物燃料,他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油菜籽里榨出来的油可用作柴油,而从玉米或甜菜中可以出产乙醇,以替代汽油。
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的官方观点,都认为生物燃料是对抗气候变化的一个选择。美国给玉米生产的乙醇提供巨额的补贴,这使产量现在每年以12%的速度增长,而全世界的年增长幅度大约为10%。
欧盟国家2006年给生物燃料的生产补贴了37亿欧元,并且计划到2015年机动车燃料的8%将由生物资源提供,2020年达到20%。
《京都议定书》允许各国通过用生物燃料替代矿物燃料,来达到它们二氧化碳减排的目标。
但是将食品烧掉而不是吃掉,真的是一个明智策略吗?道义上可接受吗?如果我们允许将食品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那么食品的价格就会与石油价格挂钩。
事实上,目前欧洲的食品价格正在节节攀升,因为越来越多的耕地被用来生产生物燃料而不是生产食品。这样的行为是不可持续的。
问题在于,提倡以生物燃料降低温室效应的人搞不清土地应该从哪里来。土地的获得原则上有三种途径,即不用来生产食品或饲料;不生产天然材料(如木材);或从自然中获取。
第一种途径显然本末倒置:世界上的食品生产并没有过剩。土地不用来耕作,受伤害的是最贫穷的人。
同样的,将本来应该出产可持续建筑材料的土地用于生产生物燃料,会推高这些建筑材料的价格,并且使人们转而使用像水泥和钢材这些不可持续的材料。这或许会符合伦理道德和社会政策,但是这对环境肯定没有什么帮助。
剩下的一个替代方案是使用那些此前未进行商业利用的土地。但是这种土地通常都是森林。将森林替代为种植玉米、油菜和其他含油作物,会减少生物量,并且很可能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把任何形式的土地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都是毫无道理的。只有不使用额外的土地来生产生物燃料,才是有益于环境和社会的政策。也就是说,应该使用农业有机废弃物和其他废弃物,这些废弃物本来会腐烂,并且排放出几乎同等量的二氧化碳和一种危害更大的温室气体甲烷。
这种选择方案,才应该得到各国政府支持。
作者Hans-Werner Sinn是慕尼黑大学经济和金融学教授,IFO研究所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