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修复专家正在试验砷、铜、锌等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通过在矿区及其周边重金属污染土地种植超富集植物,吸收土壤中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物质。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环境修复中心主任陈同斌研究员19日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已在广西环江、湖南郴州、云南个旧、浙江富阳、广东乐昌等地建立起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工程,前期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
科学家在全国20多个省市200多座矿山开展了污染土地及其植被调查,在矿区发现了多种超富集植物,并筛选出19种对铜、铅、锌、镉、镍、钴、锰等重金属具有潜在超富集功能的植物。他们还利用发现的超富集植物及其优良生态型,研制出3种强化植物修复的化学和微生物添加剂,优化了植物修复的成套技术。
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因其安全、廉价而成为世界上该领域研究和开发的热点。植物修复就是筛选和培育超富集植物,利用植物把土壤中的有毒重金属元素吸收起来,再将植物收获,回收植物中的重金属物质。植物修复既能大量减少土壤中的重金属污染,又为回收利用重金属资源提供了可能。
陈同斌领导的这个研究项目得到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的支持。中科院地理所、中山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等20多家科研机构的100多名研究人员承担了该项目的系列研究。
陈同斌说,为完善超富集植物修复技术,课题组通过大量的室内盆栽、野外田间模拟实验,揭示了超富集植物中砷的微观分布、迁移和转化特点等砷富集机理,首次建立了进行活体植物中化学元素微区定位及形态研究的新方法。
中科院地理所环境修复中心自1997年起进行污染土壤修复研究,先后主持过10多项土壤修复领域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998年,该中心在中国境内首次发现了砷的超富集植物——蜈蚣草。2001年,科研人员在湖南郴州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砷污染修复基地;随后又在广西和云南建立了砷、铅等重金属污染及酸化土壤修复的示范工程,建立了超富集植物与经济作物间作的修复模式,实现了边修复污染土壤、边开展农业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