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变暖已成世界共识,对于各国而言,亦是重大机遇。
即便没有来自哥本哈根的压力,中国政府也必须告别高能耗高污染的“黑猫”经济,而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绿猫”经济。
无论从国际责任、还是国家利益而言,中国政府都必须如此迎接全球减排的大潮,事实上,中国政府已于近年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此点。现在摆在中国面前最实际的问题是,如何去规划和打造“绿猫”经济。
绿色转身的瓶颈
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40%-45%,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但要实现减排的承诺并不容易。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杨宜勇所长深感忧虑地表示:“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发达国家的条件毕竟不同,在我们这个GDP程度,粗放发展还是难免。”
据清华大学教授何建坤计算:要实现到2050年控制温升2℃的目标,发达国家就要减排80%,人均排放为253吨,而发展中国家所留有的排放空间仅为人均82吨左右,这将严重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空间。若从历史角度来看,反差更大:从1850-2050年间,发达国家的人均累积排放将高达1206吨,而发展中国家只有330吨。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邹骥教授也在12月2日的演讲中表示:低碳经济形态的形成将重新定义长期竞争力,具有广泛而重大的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含义,进而关系到国际战略竞争的格局。而低碳经济的形成要依赖技术,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未来碳技术战略储备不足,创新能力薄弱。仅以中国为例,中国节能减排领域目前有几十种主流骨干技术,但其中的很多中国都不掌握其核心技术。
数据显示,从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到1950年,在人类燃烧化石燃料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的排放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即便在今天,占世界人口约22%的发达国家仍消耗着全球70%以上的能源,排放50%以上的温室气体。
因此,在12月6日下午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各国记者又连番问起“谁该为气候变化埋单”的问题。《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执行秘书伊福?德布尔明确提到欧盟、日本和美国的名字,他认为这些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不仅有责任应对气候变化,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更有能力提供资金。
他还表示,为帮助有关国家适应目前已经无法避免的气候变化影响,今后3年每年至少需要100亿美元,长远来看更是需要按千亿美元计算的巨额资金。
长期以来,包括发达国家在内的各国都承认,发达国家因为历史欠账,应该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资金帮助。
但是口头说说容易,付诸行动不易。在10月20日欧盟成员国财政部长会议上,欧盟财政部长未能就欧盟气候变化资金援助方案达成一致,各成员国在援助资金数额上分歧严重。不少东欧新成员国反对在目前金融危机情况下为此增加投入。
此外,美国和日本均未在此问题上明确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表示对此不抱乐观,“西方国家纳税人的钱是容易拿出来的吗?都有一个说服国会的艰难过程。”
截至目前,中国企业如何突破绿色转身所需要的资金与技术瓶颈,仍是难题。
冲击下的中国企业
对碳减排所带来的经营压力,中国民航业感触最深。
2009年10月,欧盟推出了航空领域的碳减排方案。按照欧盟的规定,自2012年起,只要进出欧盟机场的航空公司都将被纳入碳排放交易配额制,即航空公司将被分配一定的温室气体排放限额,排放总量低于限额的航空公司可出售其限额剩余部分,而排放总量超标的则必须购买超出限额的部分。
2009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民航局官员称,由于中国航空公司的排放量太大,所受影响巨大,特别是国航等经常飞欧洲的航空公司,经营成本会大幅提升。
这个事件可以看作中国企业承受“碳冲击”的前奏。
《京都议定书》规定发展中国家暂不履行减排义务。因此,我国企业(不包括航空业)不但可以暂不履行温室气体减排义务,还可通过和外国企业或者机构联合开发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转让CDM项目核证减排量而获得收益。也就是我国企业以项目的形式接受发达国家的资金和技术进行减排,而通过项目所实现的“核证减排量”(CER)可以被发达国家用于完成履行议定书减排承诺。
据统计,到2012年全球累计的核证减排量总共为27.86亿吨二氧化碳,而中国占据了其中的55.3%,约为15.39亿吨,中国企业从中获得了数十亿美元的收益。
现在,这种好日子似乎要走到了尽头—从“巴厘岛路线图”到现在的哥本哈根会议,一种明显的趋势是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开始履行减排义务并明确减排指标,倘若事实真的如此,那么中国企业可能不能再有机会“出口”减排指标,反而要花钱从外国“进口”了。这对一些本就因为高能耗、高排放而利润微薄的中国企业而言,不啻是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即便哥本哈根会议上不强求发展中国家履行减排义务,中国企业能躲过“碳冲击”,但是这些企业在对外出口之时依然会面临“碳关税”。尽管遭到欧盟的一致反对,但是法国最近仍单方面地提出将从2010年开始,对那些在环保立法方面不及欧盟严格的国家的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欧盟国家早就意识到气候减排背后的经济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并在“绿猫”之路上跋涉多年,在可再生能源、清洁煤炭、生物燃料和能源效率等领域均已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技术水平。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也一改此前美国政府的保守态度,欲在清洁能源领域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