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不是遭受洪水就是面临干旱,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主任科林·查特斯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就此评论说,无论是水太多还是水太少,都与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有关,水危机已经成为气候变化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查特斯是在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参加世界水周论坛前夕,在伦敦接受记者专访的,而气候变化对水的影响,正是5日开幕的世界水周论坛讨论的一个焦点话题。
查特斯说:“我认为气候变化正在发生,但是现在全球减缓气候变化的行动并不令人满意,因此必须面对现实,重视如何去适应气候变化的影响。而在同行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是石油,那么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就是水。”
这是因为气候变化造成的许多问题都与水有关,如温度上升导致水蒸发速度加快、降雨不均、海平面上升等。其中最突出的两个问题就是水有时太多有时又太少,一些地方因大量降雨而出现洪水,如目前的巴基斯坦;另一些地方长期不下雨而造成干旱,比如从去年秋天到今年夏天中国西南地区就遭受了大旱。
查特斯认为,在这两方面的问题中,突然强降雨导致的洪水更难防范。比如在一些季风性气候地区,往往会在雨季连续出现几次强降雨,蓄洪水库在达到库容后就难以发挥更多的作用。对此应该采取保护土壤和植被等综合性措施,使得雨水在地表得到一定程度吸收,不会迅速汇入河流形成洪水。
相比之下,他认为有更多易于实行的方法来应对缺水问题。比如可以修建各种蓄水设施,除了大型的水库外,有需要的地方还可以修建小水塘和蓄水池;也可以改进农业耕作方式,将耗水的漫灌改为节水的滴灌;还可以回收废水来填补被过度抽取的地下水等。
查特斯领导的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将在世界水周论坛上发布一份报告,呼吁人们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帮助修建储水设施。
查特斯强调说:“缺水会导致农业歉收,而世界人口的增长又使得粮食需求不断上升,因此从粮食安全角度来讲,缺水是一个大问题。”
他尤其指出,各国在水资源储备上存在严重的不均衡,非洲国家的水资源储备只有每人几个立方米到几十个立方米,而美国的水资源储备高达每人数千立方米。这使得非洲国家的农业生产严重依赖天然降水,如果气候变化导致降雨减少,非洲国家将可能因此遭受严重的水危机和可能由此引发的粮食危机。
查特斯说:“在面对捉摸不定的气候变化时,储备水将是一个重要的适应措施。”他和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的专家为此提出了6点建议,即收集水文资料、保护环境、改革用水制度、改变农业生产用水方式、更好地管理城市用水、注意在水资源管理中保护弱势群体。
相关专访:全世界正面临水质问题的严峻挑战
新华网斯德哥尔摩9月4日电 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水研究所所长安德斯·伯恩特尔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水质问题将是今年斯德哥尔摩“世界水周”的关注焦点,这也是全世界面临的水方面的一个最大挑战。
伯恩特尔说:“我们以往从量的角度讨论水问题,比如,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拥有水资源等,但我们还没有对水的质量给予足够的重视。我认为现在是聚焦水质挑战的时候了。”
伯恩特尔说,9月5日至11日举行的“世界水周”将主要从3个方面来探讨如何解决水质问题。
首先要探讨的是水污染带来的疾病问题。他说:“这一问题依然很严峻,例如,霍乱就是典型的与水有关的传染病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卫生设施造成的。垃圾散落到水中造成水污染,导致病菌在水中扩散,如果人们喝了被污染的水,就会染上传染病。”
第二个问题是化学物质对水造成的污染。伯恩特尔说:“无论是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每个家庭以及整个社会都在广泛使用化学物质,例如洗涤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和农药,也严重地污染水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