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2011国际森林年。年初,联合国以“森林造福于民”为主题举办了联合国森林论坛,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也确定以“森林生物多样性”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的主题。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5月22日至23日,来自国家林业局、环保部、部分省林业厅(局)、科研院所、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美国、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世界自然基金会、国际鹤类基金会、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委员会、鸟盟国际、湿地国际等组织的近200名代表齐聚北京,参加在这里召开的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国家林业局印红副局长、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赵学敏主席等出席了论坛并致辞。中国工程院沈国舫院士、蒋有绪院士和李文华院士也出席了论坛。
首届中国自然保护论坛以“生物多样性与森林”为主题,秉承“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理念,共同探讨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协调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期间,中外专家深入交流了中外自然保护与管理,特别是自然保护区建设、湿地与重点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的进展与经验,分析了我国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当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探讨了我国自然保护工作中的公众参与机制,并提出了我国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事业未来的发展战略。最后,中外专家达成广泛共识,共同发表《北京宣言》,并将集结出版论文集。本届论坛由北京林业大学、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北京富群环境研究院联合举办。
活动期间还组织了首次“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国家委员会暨自然保护区网络”会议,并给成员授牌。“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迁徙水鸟保护及其栖息地可持续利用伙伴关系”于2006年达成,是由国家政府、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和国际组织等成员自发签署的多边候鸟保护合作框架。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从北到南,跨越22个国家,是5000多万只候鸟的栖息地,为了协同各国共同努力保护候鸟,2008年3月,中国政府正式加入这一迁徙路线伙伴委员会。截至2010年,我国已有20个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加入了该迁飞网络。迁徙网络秘书处挂靠在自然保护区学院,今后将在建立湿地保护网络、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加强研究和监测、加强管理者能力建设、开展优先物种和栖息地保护与恢复等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与会中外专家一致认为,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共有的宝贵财富。它维护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为人类提供了各项社会福祉,包括为人类生存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也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药物、燃料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大量的工业原料。如今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一致行动。
我国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建国之初就启动了自然保护区建设工作。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成就显著。据悉,截至2010年底,我国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541处,面积约1.5亿公顷,约占我国陆地面积的15%,已超过世界约12%的平均水平。这些自然保护区已经形成有机的保护体系,有效保护了中国90%的陆地生态系统类型、49%的天然湿地、85%的野生动物种群和65%的高等植物群落,涵盖了20%的天然优质森林和30%的典型荒漠地区,以及30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和130余种珍贵树种及其栖息地。
中外专家也认识到,尽管我国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绩,但我国自然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栖息地减少和退化,资源过度利用,外来物种入侵,疫病及自然灾害突发,生物遗传资源流失严重,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丧失的趋势未能得到根本性遏制。因此,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环境,保护与恢复湿地资源,提高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中外专家也共同呼吁:
一要落实中国2020年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与国际承诺的保护目标对接。二要全面提高自然保护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将基于物种的保护目标向对生态系统整体管理目标转变,创新自然保护公众参与模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自然资源保护与合理利用的良性循环。(生物谷Bioo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