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季,当空气也可以成为“特供”品,净化它比买取暖器还重要,雾霾天气给空气净化设备行业带来了久违的“春景”。
12月6日,远大产品中心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黄女士告诉本报记者:“公众对空气质量越来越关注,我们远大的空气净化机这些年发展,市场占有率已经是领先,但最近一段时间的销售量确实是集中上升。”
在中国,受社会发展水平和消费认知的影响,空气净化设备市场尚属于“新概念”产品,这一新产业的发展并不稳定。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在6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空气净化设备市场并不成熟,过去以来一直受到重大事件的驱动,红火一阵又归沉寂,这导致众产品本身技术路线处于摇摆之中。”
尽管如此,有分析指出,仅空气净化器一个领域,2010年其年产值已达到400亿元。预计到2015年,包括空气净化器在内的室内环保产业,其年产值将达到800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
而民用和商用的空气净化器市场之外,更大的潜能还在于工业企业对空气净化设备需求也更加明显,在政府的政策导向下,重污染企业也正在逐渐进入强制提高净化空气能力的新阶段。
走红:新领域受追捧
灰霾天的现实,PM2.5新标准的推出,让空气监测、空气净化类产品一夜走红。黄女士向记者表示,远大的空气净化机作为拳头产品,早前主要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大批采购、自2006年左右,开始进入门市店走零售渠道。
“以北京地区为例,从2007年、2008年左右就开始有比较明显的需求上升。消费者的接受需要一个过程,普及过程类似净水器。”她说。
中国环保设备展览网在10月发布的一则报告指出:近3年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的天数超过100多天,东莞等地区甚至达到210多天,甚至沿海城市深圳也出现了154天的灰霾天气。
国家室内环境与室内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广生曾在今年6月一次行业会议上表示:“由空气净化器、空气净化材料、室内环境污染检测治理服务和无污染低碳环保材料组成的四大室内环保产业,正呈现蓬勃的发展势头。”
需求的爆发,使得中外各家生产商开始竞逐市场。除亚都、远大、格力等国内优势企业,其它还有几十家企业生产供应空气净化器,而外资如三星(微博)、大金、夏普等外资公司也宣布大力拓展中国空气净化器市场。
以日本夏普为例,继今年3月将“净离子群”空气净化器首次引入中国市场后,本月初夏普还决定组建健康环境事业部,把中国作为推广空气净化器的核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