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玉米饼这种墨西哥人餐桌必不可少的食品变成了各家各户关注的焦点,当地人甚至上街游行以示抗议,因为短短几周内,玉米饼价格从平均每公斤7比索涨到15比索,是十几年来玉米饼的最高价。追根溯源,墨西哥玉米饼价格变动与美国主张发展替代燃料有密切关系。
玉米受“宠”
近来,美国政府将玉米视为替代燃料重要来源之一,这推动了乙醇提炼业迅猛发展,也造成玉米价格攀升。目前,墨西哥玉米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每年需要从美国进口1000万吨玉米,而美国对玉米的强劲需求直接影响到墨西哥玉米价格,也影响到墨西哥的国计民生。
受到油价高涨以及全球变暖问题越来越受重视的影响,替代燃料的来源在美国已经成为风险投资家和汽车产业眼中的“点金石”,只要是能被用来提炼开发的植物,身价会迅速飙升。它被认为能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也能摆脱美国对中东能源的依赖,科学家可以得到研究经费,风险资本家能赚钱,环保人士也欢迎。真是皆大欢喜的好事。
这一刻,全世界好像都疯狂了,现在美国公路两旁常常能看到广告牌上写着,“从地里提炼更多乙醇。”
然而有科学家提出,大量的粮食作物都被用来生产乙醇燃料,会不会影响人类生活?
汽车和人抢粮食
发展生物燃料的计划被广泛提上日程。巴西用从甘蔗中提取的乙醇作为汽车燃料;美国不产甘蔗,所以用玉米来提取乙醇;欧洲用菜籽油来提取乙醇。因此这些农作物从人们的餐桌走到汽车“肚子里”。结果是,汽车开始和人类争夺粮食,生物乙醇工厂和食品供应商开始展开拔河比赛。
根据世界粮食署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世界每年都有10多亿人口还生活在温饱线之下。去年,全球粮食普遍减产,一些国家处于缺粮状态,许多人正忍受饥饿,甚至面对死亡。
同时,大量生产玉米制乙醇,必将造成玉米短缺,去年全球农作物欠收,玉米的短缺则会造成供需矛盾,粮价的上涨将不可避免,这样即使是达到了降低原油价格的目的,却推高了粮食的价格。美国有关专家说:“世界8亿机动车主和20亿贫困人口将大规模竞争粮食,机动车主想让车动起来,贫困人口则仅仅想吃口饭活下来。”类似墨西哥人为昂贵的玉米饼上街游行的事情会更多。
乙醇燃料真的是救世主吗
对于这个难题,斯坦福大学生物学教授查尔斯·斯莫维尔(Chris Somerville)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建议增加纤维质乙醇的生产。这样,生产乙醇的生物来源更广泛,而不仅仅是玉米。Chris Somerville教授还认为,细叶芒是一种富含纤维质的多年生植物,需水量少,是理想的纤维乙醇生产材料。确实,不仅粮食可以生产乙醇,某些纤维质类原料也可以生产乙醇。
然而,肩负减缓全球升温趋势使命的乙醇也有“黑色”的一面。环保人士担心,如果世界范围内对乙醇的需求激增,升温趋势可能不减反增。
生产商为获取乙醇,必须获得农业用地,大规模种植生产乙醇用农作物。当农业用地难以获得时,利润的驱使可能使亚马逊热带雨林、大西洋热带雨林和许多珍贵草原、林地受到侵犯。这些土地上的树木每年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牺牲它们换取乙醇,表面上看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实际上却得不偿失。
同时,仅种植农作物本身就需要耗费能量———耕地、种植、施肥和收割都需要燃烧矿物燃料的机械。现代农业依赖着大量的化肥和杀虫剂,这两种东西都是通过消耗矿物燃料的工艺生产出来的。将农作物运送到乙醇生产厂是有成本的,要使用更多的能量;用卡车或者火车将燃料运送到加油站需要额外的支出。一些人争辩说,从农作物中生产乙醇耗费的能量比从乙醇中得到的能量要多得多。
有科学家称:“我们必须停下来,喘口气,认真考虑后果再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