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乙醇燃料为代表的生物能源前所未有地重要起来。关于乙醇制造商的利益与地球、人的胃与汽车的油缸孰轻孰重的争论也义正辞言地展开了。
-美英争抢巴西随着气候变暖、油价上涨,乙醇燃料在今年陡然成为了西方媒体的焦点:布什到访南美,主要议题之一是与巴西谈这种“绿色石油”的技术转让,而巴西人更关心的是要让美国降低这项优势产品的进口关税,随后英国不甘人后地宣布投资数亿美元,与巴西合资建厂,再之后巴西总统追到了华盛顿,要继续未竟的乙醇谈判。甘蔗、玉米、甜菜等等可以制造乙醇的农作物,国际期货价格已经不断见涨。
按照惯例,对新鲜话题,总有人泼冷水。一本书开始在美国流行,大意是指这么好的世道下,巴西人很难克制住毁掉亚马逊雨林来种甘蔗的冲动,细细算来,毁林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要高于使用乙醇燃料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大账上脆弱的地球得不偿失。更何况,使用甘蔗、玉米、土豆造燃料供汽车们跑动,可能会夺去众多贫困人口果腹的机会。
-全球生物能源快速增长2005年是生物能源显著增长的一个年份。根据2006世界可再生能源报告,全球生物乙醇产量从2004年的305亿升增长到2005年的330亿升;其中,美国的增幅达15%,首次赶上巴西。巴西燃料乙醇供应了非柴油机动车燃料的41%。欧盟的燃料乙醇产量增长迅速,2005年增长了70%。2005年德国的生物柴油产量占近一半的全球总产量。
到了2006年,许多国家提出了生物燃料的目标。除了欧盟各国和美国,其他许多国家也颁布了新的燃料混合法令,这些国家包括巴西、加拿大、哥伦比亚、马来西亚、印度、菲律宾和泰国。
-发展中国家不能期望太高
人口众多,耕地有限,农产品很难实现大幅增产,物质资源不足……这些是发展中国家规模发展生物能源的首要障碍。能源安全很重要,粮食安全更重要。
2007年1月,布什在国情咨文中敦促美国大幅增加乙醇等生物燃料的使用量,并称到2017年将美国的汽油使用量降低20%。之后,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指责美国总统布什推行从农作物中提炼乙醇作为燃料的计划将使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储备枯竭。这种说法可能比较偏激,但不是没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