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官员在7月5日开幕的国际生物燃料大会上呼吁就生物燃料生产制订环保标准,以促进生物燃料的可持续利用。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欧盟可能会对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实施更严格的环保限制。
甘蔗走俏大片良田被毁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在讲话中说,欧盟将与一些国家一道努力,在制订具体标准方面取得一致,以确保生物燃料的生产和消费具有可持续性。由于生物燃料比传统能源更清洁,而且开辟了能源供应的新途径,欧盟和美国等都已明确提出要大力推广生物燃料,并为此设定了目标。
随着生物燃料产业的兴起,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甘蔗等作物日益走俏,一些国家开始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恶性栽种情况,造成大片良田被破坏和热带雨林被毁,引起环保人士的担忧。巴罗佐说,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欧盟委员会已在积极拟订方案,鼓励使用通过可持续方式生产出来的生物燃料。
欧盟鼓励使用生物燃料欧盟委员会负责对外关系和欧洲睦邻政策的委员费雷罗·瓦尔德纳说,欧盟2007年3月通过一项雄心勃勃的新能源政策,鼓励生产和使用生物燃料以替代汽油和柴油,到2020年将生物燃料在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
但她强调说,不符合标准的能源生产不但不会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反而适得其反,生物燃料生产在不远的将来将成倍增加,“但我们不应对破坏环境的现象视而不见”。
■中国态度
“生物燃料开发应尊重国情”
发改委一副司长与会称中国高度重视生物燃料发展
据新华社电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工业司副司长熊必琳在当天的首场小组讨论中介绍了中国的生物燃料产业政策。
熊必琳说,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物燃料这一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发展。在此方面,中国坚持以人为本,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和谐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做到不占耕地,不消耗粮食,不破坏生态环境。中国希望进一步加强生物燃料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并建议应尊重各国国情,努力探索和实践生物燃料产业发展路线。
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上,与会者将围绕生物燃料扶持政策、生物燃料国际贸易的发展、生物燃料生产和使用的环境利弊、发展中国家与生物燃料以及生物燃料科研活动这5个议题展开讨论。
■链接
粮农组织担心“油争粮”
若生物燃料产业过于膨胀,将引发肉奶价格上涨
生物燃料使用的原料是玉米、大豆、油菜和甘蔗等农作物,必然挤占大量原本满足人们口腹之需的粮食,这些作物还必须供应畜牧业、养殖业和其他经济需求。如果生物燃料产业过于膨胀,出现“油争粮”的局面,那么不仅粮食供应会出现缺口,也会带来肉、蛋、奶产品价格上涨的“连锁反应”,这也是粮农组织等机构专家忧虑之所在。
“化粮为油”到底能在多少程度上缓解社会的能源需求还是疑问。早在去年7月,专家们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就发表研究成果认为,目前的生物燃料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即使在耕地条件极为优越的美国,如果把所有玉米和大豆都用来生产生物能源,也只能分别满足全社会汽油需求的12%和柴油需求的6%,其他国家则更可能是“杯水车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