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油价日益上涨的时候,作为生物质替代性能源之一的小桐子产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今天,其行业重要会议,小桐子产业发展(海南)国际研讨会在海口新国宾馆开幕。
本届会议主题是:小桐子柴油——明天的一种能源选择。
据介绍,本次会议旨在交流各国小桐子生物柴油产业化和参与式绿色能源减贫的经验,以推进小桐子及其生物柴油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来自联合国驻华机构、欧洲、亚洲、非洲、中南美洲、澳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生物能源政府管理机构的代表、小桐子开发研究机构、知名能源企业及跨国公司、生物能源金融机构、国内外高等院校的专家和学者近3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代表们就小桐子的种质资源与生物多样性、小桐子规模化种植与生态安全、小桐子生物柴油加工技术与标准、小桐子资源综合利用、绿色能源减贫与参与式发展商业模式、生物柴油产业发展政策与可再生能源战略等议题展开讨论。
据介绍,此次研讨会也是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我国生物能源行业的一次非常重要的国际学术会议,对推进能源替代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方晓宇出席会议。方晓宇说,发展生物质能源,是世界和中国寻求替代能源、改善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战略举措。海南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适合小桐子、木薯等热带能源植物生长,在发展生物质能源方面具有优势。目前,我省已经制定了生物柴油、燃料乙醇及生物化工等项目的开发建设。这次小桐子产业发展国际研讨会的举行,为各方搭建了探讨与合作的平台,相信这次会议能取得丰硕成果。
据了解,小桐子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1998年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指出:“小桐子是一种重要的柴油替代品。”其在石油替代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已经逐步被许多国家认识。目前,全世界已经有40个国家在计划种植小桐子,并致力于推进小桐子生物柴油的商业化。小桐子正成为一宗重要的战略性生物能源资源。
会议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主办,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承办。
“海南独特的光热条件和水资源,为小桐子产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可以说,海南是全国发展小桐子产业最好的地区。”今天(30日),在海口召开的小桐子产业发展(海南)国际研讨会上,中海新能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宋和义充满信心地对记者说。
海南更具气候优势
在原油日趋减少和环保的压力下,一种最早生长在中美洲的有毒植物——麻风树(又名小桐子)因其种子和种仁出油率高,可以替代传统柴油而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其大规模种植和商业化推广更是成定局。而鲜为人知的是,在全国最南端的热带岛屿海南,是全国发展小桐子产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
宋和义告诉记者,目前全国引种小桐子的地区主要是西南地区的云、贵、川三省。与西南相比,海南更具有气候优势。举例来说,深秋季节,西南的小桐子已经落叶,而海南的小桐子正在开花,拥有更高的产量。而且,海南的小桐子生长期短,在西南是3年结果,在海南仅需一年就结果,生产周期更短。
从小桐子的种子和种仁的出油率来说,海南的小桐子出油率更高。研究小桐子多年的四川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陈放说:“海南的小桐子种子含油量高,一般为40%—50%,种仁含油量可达60%以上。”而其他地区的小桐子出油率一般最高在30%左右。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石元春院士说:“海南具有发展生物质能源的独特资源、地缘和物流优势,如充分发挥优势,海南有望成为率先进入‘后石油时代’的省份。”
有利于促进环境保护
据了解,种植小桐子的好处不仅体现在生物替代能源上。由于小桐子耐干旱、耐贫瘠,荒地、荒山都适合种植。中国社会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袁振宏教授认为,发展小桐子产业的意义不仅在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对于国家环境建设,二氧化碳减排、绿化荒山、减轻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
记者了解到,开发小桐子产业还可以充分扩大就业,提高农民收入,是一条扶贫的重要途径。据了解,近年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大力推广“绿色能源减贫”计划,即在云、贵、川三省推广种植小桐子,给当地贫困少数民族提供种苗、种植技术培训,取得了良好效果。
令人高兴的是,海南省近期也被列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绿色能源减贫”计划,具体由海南本地企业——中海新能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实施。该公司将会同海南省可再生能源协会,在贫困地区进行多批次的免费小桐子种植技术培训,并且严格按照合理优惠的收购价,帮助贫困人口脱贫。
目前,该公司已经在临高县的博厚镇种植了1500亩的小桐子生产基地,并力争在2008年扩大到5万—10万亩,在未来5—8年种植面积达到50万—100万亩,建立年产20万吨的生物柴油生产基地,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共同提高。同时,也让更多的贫困人口从此受益。
昨天上午,2007年小桐子产业发展(海南)国际研讨会在海口举行。来自联合国驻华机构、亚洲、欧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以及国内外专家学者近300人参与了对小桐子产业开发与生物柴油发展的讨论。
麻风树是极好的柴油替代品
据与会专家介绍,小桐子(俗称麻风树)是一种最早生长在中美洲的植物,除了果实有毒、不可被食用外,“全身是宝”:果实可被利用制成生物柴油,叶子还可被制成喷物剂。因其种子的含油量极高,逐渐在全球成为炙手可热的“生物能源树”。专家指出,小桐子是一种极好的柴油替代品,其在石油替代和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作用,已逐步被许多国家认识。目前,全球已有近40个国家在计划种植小桐子,小桐子正在成为一种重要的战略性生物能源资源。
海南麻风树种子、种仁含油量位居国内前列
在海南,小桐子的种植范围也在日益加大。专家介绍,由于海南地处热带,全年气温全国最高,雨水充沛,光照充足,无冬天,植物生长迅速;野生的小桐子在海南广泛分布,许多海南的居民常把它插在地上围成篱笆,自然生枝结果。我省的小桐子种子含油量和种仁含油量都位居国内前列,是非常适宜种植小桐子树的省份。
已有企业捷足先登
据介绍,作为我省规模最大的小桐子原料林种植、生物柴油研发、加工转换及综合利用的高科技新能源企业,海南中海新能源产业开发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就圆满完成了我省临高县博厚镇优质“小桐子(麻风树)示范林”1500亩,并繁育优质种苗500万株。该公司负责人介绍,到2008年底,该公司计划将种植面积扩大到5—10万亩,并力争在未来的5-8年内,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到50-100万亩,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年产20万吨的现代化生物柴油加工厂及其副产品生加工基地。
生物能源产业有可能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今天的研讨会上,来自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北京代表处的与会专家指出,在全球气候变暖、地球环境遭受污染和能源紧缺的现状下,海南发展种植小桐子产业,不仅能运用生物能源的环保优势改善日益恶化的地球环境,还有极大潜力改善农村贫困状态。
据悉,能源领导小组专家、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史元春院士在今年访琼时称:“海南具有发展生物能源的独特资源,地缘和物流优势,如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生物能源产业有可能成为海南新的经济增长点,海南有望成为率先进入后石油时代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