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与中国发改委、科技部、建设部等部委商谈签订生物燃料合作协议,近日在京访问的美国能源部助理部长卡斯纳(Alexander Karsner)于11月16日在美国使馆新闻处举行的小型座谈会上透露。
“中美在生物燃料领域有着巨大的共同利益,中国是继美国、巴西之后的第三大生物燃料生产国。我们都遇到如何超越仅从食物中提取生物燃料这一问题。” 卡斯纳说,他已会见了中国发改委副主任张国宝,讨论了包括清洁能源合作、油价、科技发展和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问题。
卡斯纳表示,中国在清洁发电上取得长足的进步,在风能上引入大量的国外直接投资,同时也在太阳能技术、生物燃料上取得了很大进展。关键问题是,“如何让这类技术的使用效率提高,更加易于预测,同时降低成本。”
在回答《财经》记者关于生物燃料、风能等可替代能源的发展瓶颈的问题时,卡斯纳说,“其实大部分可替代能源在技术上都已经发展成熟,如果有一个政策环境和市场准入,就可以应用这些技术。所以这是我们首先需要做的,而不是只说(可替代能源)是未来的一种可能。”
《财经》记者问及,中美双方在油价上进行了怎样的探讨?卡斯纳表示:“对现在变幻莫测的全球石油市场,我们都非常关注,同时认同摆脱对矿物燃料的一味依赖。”
针对生物燃料若大量采用食品为原料,可能引发食品价格上升的质疑,卡斯纳表示,与中国洽谈的生物燃料协议,将完全采用“非食品”类原料(Non-edible food stock)。美国拥有最先进的生物燃料技术,提出在2012年前建立规模化的纤维乙醇生物燃料生产线(Cellulosic ethanol biorefineries)。卡斯纳称,这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不仅是生物燃料上的突破,同时还有一系列诸如如何同下游的汽车等交通工具配套的问题。他表示,布什政府同时正在推行一项计划,希望通过提高可替代能源的利用率,以及通过科技、政策与商业市场结合,将美国对石油的依赖度降低20%。
目前,美国已与巴西、瑞典签订了生物燃料合作协议,“我们希望中国成为下一个签约对象,还有印度。” 卡斯纳透露,目前已有协议草本,但具体内容并未敲定。协议意在促进中美在生物燃料技术上的合作和推广。协议一旦签订,中国将成为亚洲第一个签订此协议的国家。
卡斯纳向《财经》表示:“我希望以后的趋势是走向多边,大家做下来谈,要有一个世界的标准”。
2007年3月2日,巴西、美国、中国、印度、南非和欧盟等五国六方宣布成立“国际生物燃料论坛”,致力于推广国际生物燃料等替代能源的研究和发展。
卡斯纳于2005年就任负责能源效率及再生能源的助理部长,此次访华主要是为了同中国政府加强在清洁能源领域合作的对话,此外他还将参加由麦肯锡主办的中美合作论坛。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负责能源保护和再生能源的助理部长亚历克斯·卡斯纳16日表示,美中有望在年底前签署生物燃料合作协议,从而共享两国在该领域的先进信息和技术。
“目前美中双方已经完成了生物燃料合作协议的起草工作,我们期待尽快能够取得进展。”卡斯纳说。他透露,两国下个月可能签署这份协议。并表示,通过这份协议,美方希望在先进技术和信息转化方面与中方加强合作。
“美中双方已经在能源效率方面实现技术交流和共同发展达成协议,现在落实这份协议的时机已经成熟。”卡斯纳说。
正在中国访问的美国负责能源保护和再生能源的助理部长亚历克斯·卡斯纳16日表示,美中有望在年底前签署生物燃料合作协议,从而共享两国在该领域的先进信息和技术。
“目前美中双方已经完成了生物燃料合作协议的起草工作,我们期待尽快能够取得进展。”卡斯纳说。他透露,两国下个月可能签署这份协议。并表示,通过这份协议,美方希望在先进技术和信息转化方面与中方加强合作。
“美中双方已经在能源效率方面实现技术交流和共同发展达成协议,现在落实这份协议的时机已经成熟。”卡斯纳说。
据卡斯纳介绍,在他此次中国之行中,已经与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张国宝会面,就能源市场、全球气候变化、油价和技术开发等共同关心的议题进行了交流,双方还集中讨论了如何提升清洁能源技术的重要性、加快该技术在两国产业中的成果转化。
“我们在能源效率方面的合作已经产生了丰富成果。”卡斯纳说。
中国从2001年开始发展燃料乙醇,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巴西的世界第三大燃料乙醇生产国。
中国政府在今年6月初通过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中提出,2020年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重将从目前的7%提高到16%。同时要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并强调在发展可再生能源时不得占用耕地,不得大量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
美国一直大力主张使用乙醇等生物燃料,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应对温室效应和气候变暖。据介绍,美国计划于2017年前使替代燃料的使用达到350亿加仑(约1324.75亿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