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的将来,当你为爱车加油时或许会惊讶发现,“汽油”并非来自地层深处,而是来自山区随处可见的红薯、马铃薯、蓖麻、光皮树。4月1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薯类燃料乙醇及生物柴油转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在长沙启动,将联合全国14家科研院所的力量,上演一出“点石成金”的好戏。
“能源危机”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的能源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研究开发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等新型清洁能源,事关国家能源安全,事关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该项目得到了科技部和财政部的支持,由湖南农业大学牵头,联合湖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国农科院麻类研究所、中国林科院南京林化所等14家优势单位,集合了育种栽培、生物技术、酶学工程、发酵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等方面的专家联合攻关,官春云院士担任总顾问。
据项目首席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熊兴耀介绍,该项目由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两大板块组成。通过选育薯类原料和油料植物的新品种,研究燃料乙醇转化过程中糖化、发酵和纯化等关键环节,以及生物柴油转化过程中的新菌种和新工艺,重点解决传统乙醇生产工艺和生物柴油工业化生产中普遍存在的原料不足、工艺老化、能耗大、成本高、副产品综合利用不够和环境质量控制等问题。力争通过4年研究与示范,选育适合南方生态条件的燃料乙醇加工专用薯类新品种3至4个,产量达到每亩2吨以上;光皮树和蓖麻等生物柴油加工专用植物优良品系3至5个,建立高产示范基地并推广10万亩,建立5万吨燃料乙醇生产线1条,以及年产生物柴油2万吨的生产线。同时在薯类燃料乙醇高效发酵菌种改良、生物柴油绿色高效催化剂研究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省科技厅负责人表示,该项目可为国家能源体系的改善储备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对促进生物质能源产业化升级、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省科技厅将对项目全程跟踪管理,并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支持。